澳洲巨型动物灭绝并非因气候变化

未知

text

约5万年前,澳洲的巨型袋鼠、塔斯马尼亚虎等巨型动物逐渐灭绝。这与人类进入澳洲大致同时,也与该地区植被发生变化同时。科学界对澳洲巨型动物灭绝提出了不同猜想,影响较大的一个观点认为其原因在于气候变化。

不过,澳大利亚与荷兰研究人员在1日出版的《自然—地学》杂志上说,气候变化可能并非5万年前那些巨型动物灭绝的原因。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帕特里克·德·戴克尔介绍说,该校研究人员与荷兰同行合作,分析了从澳大利亚袋鼠岛附近墨累河中取得的一个沉积岩芯,重建了过去13.5万年海平面温度情况,以及墨累河盆地植物的变化,从而能够确定上述几个事件发生的顺序。

  澳大利亚在地质史上曾经是个内海,后来海平面上升,变为盆地。研究人员发现,在巨型动物灭绝时期,海平面温度只有3摄氏度的变化,与其他阶段相比变化幅度并不大,这表明灭绝并非发生在气候剧烈变化时期。

  在灭绝前和灭绝期间,70%的植物种类与今天澳大利亚北部的植被类似。而在那些巨型动物灭绝后,这一比例只有35%。曾有人认为植物食物来源的变化导致了巨型动物灭绝。

  但新发现显示,植被变化恰恰是巨型动物灭绝的结果,而并非原因。食草的巨型动物减少,使土地上富含油料的植物增加,导致大火频发。研究人员从岩芯中发现了一种化合物,是植物燃烧后产生的。这种化合物出现在巨型动物灭绝后,持续了约3000年。

  德·戴克尔说,这一研究清楚地证明了巨型动物灭绝后生态系统的显著变化,岩芯证据无法为巨型动物灭绝提供一个解释,但它并不支持气候变化导致灭绝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