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記者 李豫川:也許沒有方向感是很多女生的通病,但我應當算是其中級別較高的人。無論是對於北方人辨認方向之“南北東西,或是南方人之“左右前後,我一概不得要領。就算是谷歌地圖這樣能讓眾多年輕人輕鬆知曉方位,不會迷路的高科技,之於我也照樣失去效力。迷路似乎已經成為生活的部分,而找路也似乎一直在進行中。
曾經在埃及開羅工作過兩年,但直到任期結束前夕,才勉強能辨認自己所住的周邊區域。自然在香港,也逃不出這樣的宿命,好在這裡到處都是中文路牌。來了一年,我可以“自豪地擔保,在銅鑼灣一帶,不會迷路,但遇到需要搭乘巴士或者地鐵的較遠路程,依然是“迷在其中!
夏日的香港潮濕悶熱,隨時伴有突如其來的陣雨,手執一把雨傘,穿著亮色的雨靴既是現實需要,也是一種時髦裝扮。周日早上,一場急雨過後天色泛晴,興致突發,於是拿上傘,換上喜歡的球鞋,踏上“旅程,目的地是香港大學。出發前,我花上一下午的時間初步摸清香港大學的路徑,信心滿滿。畢竟香港島原本就不大,從住地銅鑼灣到香港大學,如果打車只需20多分鐘,對於熟悉路途的人來說,即使搭乘巴士,半個小時左右也一定可以到達。
香港大學地處香港島西邊的薄扶林區域,於1912年3月正式成立,那時大約有70多名學生。當時的港督盧吉因推動成立了這所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而享有盛譽,而該校的出資人則是帕西商人麼地(MODY)、華商吳理卿、何東等。如今,作為一所世界名校,參觀香港大學,從而感受其靈感氛圍,成為暑期許多孩童家長安排的假日項目。
步行5分鐘,便到了巴士站,再次核對了朋友發來的“路途指南,上已清楚標明需坐幾站、於何處下車等信息。巴士駛出,我大約知道,車子應該駛過灣仔、中環、上環,到西環,但具體到每個街名,就如同天書了。港島面積的緊湊讓每一站之間都特別短暫,我緊盯著電子屏幕,生怕錯站。
周日的午後,港島的居民紛紛攜家出街,購物的,跑步的,覓食的,車廂內格外擁擠。車子駛過位於中環的滙豐銀行,這座修建於1985年左右的建築,曾經是英治時期香港的驕傲,如今,每逢周日,這裡便成為在港菲籍、印尼籍等家政人員的聚會地,幾百人席地而坐,或飲食、談天,曬太陽,放鬆一周的辛勞。
香港的路牌。圖/亞太日報記者李豫川。
又駛了一段,電子牌顯示為“山市街,車上的人開始紛紛下車,我所在的一層似乎就快剩下我了,有些驚慌和猶豫,朋友的訊息說明明是在“堅尼地站下。從眾心態加之擔心迷路,最終我選擇了下車。環顧周邊,窄窄的街道,兩邊林立的商鋪,行人紛紛,這景象不應是位於幽靜之所——香港大學附近的所在。幾分鐘後,我確認自己的確提前下車了。模糊的方位感,讓我意識到也許應繼續前行,相信自己還是可以步行至港大,創造奇跡。天空蔚藍,正當鍛煉時。
一路向西,東張西望,皮膚黝黑,帶著耳機,身著緊身運動裝的男人和女人們,快跑著與我擦肩而過。我很願意欣賞這樣的畫面,不管是在綠樹掩映的半山,有潺潺流水的山頂,或是熙熙攘攘的市區大街小巷,熱愛運動的中外人士,奔跑期間,沉浸於自己的世界,這總是讓我感覺清新和活力。
走了一會,人越來越少,坡越來越陡,路比先前變寬了,樹也多了起來,甚至茂密處還搭成了“涼棚。當發現,建築物已越來越少,我意識到,可能已經迷路,打電話給朋友,報了路名和周圍建築的名字,朋友卻說,她完全沒有聽過這些名字,勸我不要再走了,還是原路返回為好。思量半天,眼見前方有一小超市,便決定問問究竟。老闆一聽,要去香港大學,瞬間眼珠放大了幾倍,忙說,“小姐啦,你走錯了,還有好遠的哦,好像方向就不對哦!我問,如果走路,10分鐘可以到嗎?老闆勸我還是打車,一是路遠,二是還需要沿山而上。大約他已判斷出,我是辨認不出路的。買了杯奶茶,謝過老闆,還未出門,老闆又大聲說,“小姐,你不如順著來的路往下走啦,不要再往上走了!
香港島原本就不大,從住地銅鑼灣到香港大學,如果打車只需20多分鐘。 圖/亞太日報記者李豫川。
那天,我很執拗,偏執地不願意打車,一定要用自己的腳步丈量這座城市。不,應該是面積不大的香港島。先前要找到大學的自信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倒是一份“隨遇而安,不如隨興走著,看著,感覺著!
路過一所教會小學,校門口花花綠綠的照片牆,分外顯眼。這是一棟九層樓的白色建築,立於路邊,大大的十字架被設計於建築之上。照片牆上,各個年級學童的課外活動、比賽獲獎、上課瞬間,都被充分展示,每張照片下都有英文注解。校門緊閉,告示欄上貼出了英文的暑假通知和畢業典禮需知。
香港的學校,從幼稚園起,大致就分為中文和英文兩種,而加強英文教育一直是這個城市中上層人士的共識。因此以英文為教學語言的學校備受追捧,而一些學校也的確歷史久遠,比如位於港島,創立於1862年的黃仁書院(當時名為中央書院)和建於1926年的英皇書院。這些學校名人輩出,為香港社會各界貢獻良多。
繼續步行,隱隱覺得有些餓,巧的很,迎面出現一家雲吞店。舊舊的門臉,透出久遠年代的韻味。店面不大,只擺了幾張圓桌,服務員穿梭其間,廚房是開放的,食客可以清晰地眼觀食物烹飪的過程。沒有空調,牆上的風扇懶懶地搖擺著,店裡稀稀拉拉地坐著食客,倒是安靜。“靚女,你吃什麼?對於選擇恐懼症的人來說,牆上四處張貼的食物目錄,讓人著急。選來選去,點了一份淨雲吞,15港幣,透明的面皮兒透出粉紅的肉餡,蔥花漂在高湯上。這家的雲吞個特別大,一碗足以吃撐。身邊,一名婦女正悠閒地包著雲吞,我邊吃邊思量著價格,雲吞面,牛肉麵,魚蛋,還可雙拼,15元一份,比起銅鑼灣的食肆,這裡便宜許多,並且少了銅鑼灣高分貝的喧鬧。
食完出店,已近黃昏。沿街而行,水果鋪、打折服裝店、熟食店前,圍滿了人,在這裡,香港展示了其平凡生活的色彩,也許,這更動人!
比起銅鑼灣的食肆,這裡便宜許多,並且少了銅鑼灣高分貝的喧鬧。圖/亞太日報記者李豫川。
買一碗“五花茶,9港幣,一飲而下。暑熱夏季,喝涼茶被認為是有益健康的事兒,而隨處可見的涼茶店都有自己的獨門秘方,降火茶、廿八味茶、龜苓茶、雞骨草茶,種類繁多。老闆娘問我味道如何,我答,“稍苦回甜,她大樂,問我是不是臺灣人,誇讚講話好聽。
那日走了很久,雖然迷路,卻又乾脆“隨遇而安地偏執找路,享受了沿途風景,品味了美食,最後,竟也意外發現了另一個自己一直想要找尋的地方,這好似在夢想裡找路,只要堅持心的方向,選擇自己生活的衣裳,幸福也許真會不期而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