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米爾高原深處壟爾克孜族牧民子女千里回家路

text

新華社烏魯木齊7月5日電題:帕米爾高原深處壟爾克孜族牧民子女千里回家路

新華社記者阿依努爾

於濤

當四輛黃色的校車慢慢駛出校園,車裏來自阿克陶縣邊境牧區的80個孩子歡呼雀躍起來。結束一個學期的寄宿制教育後,他們將長途跋涉,翻越崇山峻嶺走完千里回家路。

這80名孩子是阿克陶縣小白楊雙語小學最後一批返家學生,他們需要從阿克陶縣出發,驅車10個小時,途中翻過兩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達坂,天黑後在崑崙山深處的恰爾隆鄉帕斯瓦提村落腳,次日乘坐摩托車穿越車輛無法通行的山區便道,才能到達崑崙山深處夏牧場的家。

阿克陶縣屬於國家級扶貧開發縣,是中國壟爾克孜族主要的聚居區之一,他們大多居住在偏遠的木吉鄉、恰爾隆鄉、布倫口鄉等邊境村鎮,平均海拔2800米以上,常年守護著長達380公里的國境線。這裡農牧民居住分散、交通十分不便,是新疆教育水準較為落後的地區之一。

2006年起,當地在國家和自治區的大力支持下,逐步將山區鄉鎮的5所中學搬遷下來成立阿克陶縣實驗中學。去年3月,當地將最後一批原本分散在山區的63個小學教學點實行撤點並校、集中辦學,在縣城成立小白楊雙語小學,現有學生1200人。如今,即使住在最偏遠的深山峽谷中的壟爾克孜族孩子,也能在這所現代化學校裏實現“應學盡學”。

而在此之前,這裡的孩子們只能在牧區“馬背小學”、帳篷小學、複式教學班等教學點讀書。

家住布倫口鄉蘇巴什村的六年級學生阿不都哈力克的家鄉距縣城近180公里,離邊境線僅七八公里,山的那一面是塔吉克斯坦。

他告訴記者,過去他在家鄉的教學點上學,每天步行來回花近3個小時,遇上惡劣天氣,因為山路難行,不得不曠課。每逢一年兩次轉場,教學點的課業也只好停下來。

“由於教育水準落後,很多高年級的孩子剛入學時,連名字的中文都不會寫,經過一個學期的系統學習,現在已經能夠較為流利地朗讀漢語課文並進行簡單的漢語交流。”學校五年級3班班主任古麗沙依拉說。

除了學習,孩子們的生活也發生了變化。

古麗沙依拉說,牧民的孩子在山上一般以吃麵食、肉類、奶類為主,大多數孩子在來到縣城學校之前從來沒吃過蔬菜。現在他們每天在學校裏都可以免費吃到牛奶、雞蛋,以及各類炒菜,還學會了使用馬桶、熱水器,已經能夠很好地適應集體生活。

為保證在縣城寄宿制中小學讀書的山區孩子們能夠按時入學,安全返家,縣委、縣政府劃撥專項資金,配置四輛校車,派專人統一接送。這些學生的學費、食宿費、交通費全部由政府承擔。

30歲的司機阿拉拜爾地開校車已有8個年頭,每逢開學、放假,他需要來回行駛1.6萬公里,歷時15至20天,將全縣2500多名山區中小學生送回各個邊境村鎮、接到學校。

校車到達距離孩子們的家近70公里的塔什庫爾幹縣庫克西力克鄉齊爾哈塔爾村時,已是夜色深沉。由於通往前方村落的道路處處是險灘,校車無法通行。當天中午,前來接孩子們的家長就已守候在此,他們找來摩托車,接到孩子後便向各個山口駛去。

離這裡不遠的帕斯熱瓦提四村,由於還沒有通電,黑幕籠罩下更顯寂寥,人們打著手電迎接孩子們的到來。

73歲的吐爾地阿則正在村口焦急等待歸家的孫兒孫女。他說:“喀什是我去過最遠的地方,沒去之前,我以為這裡就是全世界,3年前通車時,我才有機會看看外面的世界。現在,孩子們能在縣城讀書就有機會走出深山,擁有全新的未來。他們的命運會與我們不一樣。”

現在,即使像帕斯熱瓦提村這樣封閉、邊遠的地方也在不斷變化。在深入村莊的道路上,隨處可見施工的車輛和建築器材。當地鄉鎮幹部鐵來西說,現在縣政府正下大力氣疏浚河道,擴建公路,建設電網,力爭儘快結束這裡無電、無水、無路的局面。

阿克陶縣教育部門統計,目前,阿克陶縣的小學入學率達到100%,初中入學率達到99%以上。阿克陶縣縣長吾如孜阿力·哈西卡爾巴依說:“壟爾克孜族牧民的孩子正揮手告別教育落後的歷史,正在實現過去難以實現的夢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