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百年浮沉 澳大利亚唐人街记录华人移民拼搏血泪史

text

据澳洲新快网报道 ,澳大利亚唐人街也被称作华埠或中国城,常指华人在其他国家的城市中聚居的地区。唐人街是中华文化在海外最具标志性的符号之一,走在唐人街上,你能感受到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这里不但积淀着中华文化的精华,也记录着早期华人移民在海外拼搏的血泪史。

位于悉尼最繁华地段中央车站与达令港之间禧市(Haymarket)的悉尼唐人街,是全澳大利亚乃至全南半球最大的唐人街。悉尼唐人街并非只是一条街,而是由莎瑟街(Sussex Street)、佐治街(George Street)、发多利街(Factory Street)等多条街道围成的一片区域。

唐人街的主街是一条叫做德信街(Dixon Street)的步行街,街道两端各立着一座中国式牌坊,禧街(Hay Street)一侧的牌坊外、内两面各书“四海一家”和“澳中友善”,发多利街一侧的牌坊上则写着“通德履信”和“继往开来”。德信街上遍布的各式挂有中文招牌的店铺记录着岁月的痕迹,华人餐厅中飘出的阵阵菜香则会在不经意间勾起你浓浓的思乡之情。

提到唐人街,就不得不提悉尼著名的侨领方劲武,自1946年随父亲来到悉尼,此后的七十余年间他便一直扎根在唐人街,对这里的熟悉程度无出其右,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唐人街“活历史”。

据方劲武介绍,在他小的时候,悉尼大约只有三千多名华人,那时的德信街就已经成为了悉尼唐人街。但在此之前,其实悉尼曾有过两条唐人街。第一条可追溯至十九世纪中期,那时,随着悉尼和墨尔本陆续发现金矿,1851年,住在中国南方沿海城市的居民开始从广东出发,途径香港和澳门,坐船来到澳洲,成为了最早的一批中国移民,并在现在的岩石区(the Rock)附近建立了第一条唐人街。

但进入19世纪后半叶,房租不断上涨,华人开始逐渐搬离岩石区,来到了现在的莎莉山 (Surry Hills)附近的金宝街(Campbell Street)定居,金宝街也成为了悉尼的第二条唐人街。那时,金宝街上的国会大厦剧院(Capitol Theatre)还是一座巨大的市集,整条金宝街热闹非凡。但后来由于这条街上店铺太多,过于拥挤,悉尼市在20世纪初期又建造了一座新的市集,也就是现在的帕迪市场(Paddy’s market)所在地。

方劲武说,彼时的德信街上到处都是储存木材的仓库,这些木材从达令港(Darling Harbor)运来,用于城市建设。而到了20世纪中叶,这些仓库终被移至市郊外。而由于德信街的租金较低,加之建起了新市集,金宝街上居民便逐渐移至这里。正是同一时期,澳洲的“白澳政策”开始瓦解,中国文化在澳洲逐渐被人们接受,德信街变得越来越热闹,成为新的唐人街,华人在这里生活、开店、庆祝春节,一个新的商业区冉冉升起。

转眼70年过去了,来悉尼的华人越来越多,而唐人街却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唐人街周边住进了越来越多的泰国人、韩国人、日本人、马来西亚人,国会大厦剧院旁甚至出现了泰国人聚居的泰国街。一家家泰国、韩国、日本马来西亚餐厅陆续开张,好不热闹,这情景与德信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德信街上,不少店铺早已关门大吉,门上贴出了一张张招租的广告,最近几年,几家在德信街上开了几十年的小店也纷纷关店,整条街都变得越来越冷清。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问这样一个问题:悉尼的唐人街是不是在衰落?

方劲武展示唐人街早期图片(新快传媒记者/胡欣同 摄)

唐人街变得冷清的原因众说纷纭,有人归咎于市区轻轨的修建,有人认为是更现代的达令广场的(darling square)开放,也有人表示租金过于高昂,还有人认为是其他国家移民的到来冲淡了唐人街的中国味。其实不只是悉尼,全世界范围内的唐人街当下都在发生着变化,一座座中国城正在变为亚洲城。

翻开澳大利亚近二十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我们似乎可以找到一些端倪。数据显示,在2001年唐人街所处的禧市地区中,出生在中国大陆的居民只有365人,约占当地总人口的7.2%,而在2006年、2011年和2016年,这一数据分别为665人、981人和2866人。而在中国大陆出生的居民人口不断上涨的同时,说普通话的人口从2001年的413人激增至2016年的2478人,但说粤语的人口却仅仅从496人涨至615人。

尽管这些数据仅仅来自禧市地区,但仍具有代表意义。建立唐人街的早期中国移民,多来自诸如广东、福建、香港等沿海城市,甚至还有大量来自马来西亚和越南等国家的华裔。但在进入21世纪后,来澳华人早已不局限在这些地区。这些新移民、留学生、外来游客来自中国的各个省份,他们的方言、生活习惯都各不相同。

比如在饮食方面,新移民的口味就与老移民之间存在区别,过去唐人街上较为主流的粤式、港式餐厅,早已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而最近几年在德信街上新开的一家家火锅、奶茶、酸奶店,似乎也侧面印证了这一点。此外,不少老店铺的老板年事已高,不愿子女像自己当年那般在店内早起晚归、忙碌吃苦,也干脆关店退休,安享晚年。

此外,在过去十几年间,悉尼市郊部分地区出现了许多卫星唐人街,这其中包括素有小上海之称的艾士菲(Ashfield),有被戏称为小台北的车士活(Chatswood),还有宝活(Burwood)、好市围(Hurstville)等。

悉尼也像许多其他拥有唐人街的城市一样,逐渐进入了“后唐人街”时代。华人们不用像一百年前“白澳政策”中的先辈们那样被限制在一块特定的区域中生活,而是拥有了更多的选择,住进更好的地区。

也许唐人街并非衰落了,而是在经历一场转变,如今每到周五晚上,唐人街夜市都将开张,德信街附近也迎来了每周最热闹的一段时间。而在悉尼市政府的各项未来政规划中,都始终能见到唐人街名字。加之附近的轻轨建成,也必将为唐人街注入一些新的活力。

不过,唐人街可能不再是新移民的庇护所,而是一种文化符号、成为海外华人的精神寄托。它在变得更加包容和多元,也在努力完成从老移民向新移民的代际转变。老一代人的付出绝不会被遗忘,但新一代人也应该建设属于自己的唐人街。人们常说:当一个华人只身来到异国他乡闯荡时,他第一要去的地方一定就是唐人街。一百多年前是这样,一百年后,应该也是如此。

1818年,广东人麦世英(Mak Sai Ying,后来起英文名字John Shying)乘船来到澳大利亚,成为了已知的最早的澳洲华侨。200多年以后,华人正在这片土地上书写着新的传奇。唐人街不会衰落,因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唐人街。(文/图 胡欣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