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HoloLens进入能源市场,AR“智能作业”能否改变行...

界面新闻

text

微软对旗下HoloLens混合现实头盔给予厚望,称之为下一代计算平台。在微软的市场策略下,目前HoloLens主要应用于企业商用市场,比如工业、医疗用途。

相比刚推出时被视为一款炫酷硬件,已经推出到第二代的HoloLens更加便捷灵活,拥有更长的电池续航能力和更广阔的视角,因此有着应用潜力和生产力价值。在定位上,微软将HoloLens归为“混合现实”平台,实际上它是微软把“虚拟现实”与“增强显示”合并起来的一个概念。

最新的HoloLens应用案例发生在能源行业,由中石油下属公司中油瑞飞和微软共同完成,主要用于生产设备结构原理培训、生产工艺流程培训、生产设备操作维修培训等过程。中油瑞飞为国内油气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公司。

“通过HoloLens和Azure Kinect DK,将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融为一体,打造出在现实世界中与全息影像互动交流的新体验,实现自然的人机交互,大大降低了应用的复杂度。同时在日常培训过程当中应用HoloLens可以让人数规模庞大的企业打破空间的限制,处于不同时区、不同地点的员工可以在HoloLens的帮助之下实现高效率的培训课程。”中油瑞飞物联网重点实验室主任、部门经理孙仕胜介绍。

举例来说,利用HoloLens,工程人员视野中可以看到油气作业现场场景和虚拟信息的集成现实,技术人员基于视野中的实时和历史数据,可以全面掌握生产环境的具体情况。在培训用途上,基于Hololens的混合现实性能,作为指导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利用手势识别操作实现三维设备的“拆解”,同时在透视图上进行标注,让远端员工可以看到。这种合作比过去基于平面显示器与摄像头的远程培训更为直接。

“在生产作业现场,我们目前有两个核心要素:一是生产作业的现场,另一个是现场的作业人员。”孙仕胜解释,他表示,围绕两大要素,中油瑞飞已制订两个方向:“智能现场”和“超级工人”。智能现场以机器智能来替代人工进行某些领域的工作,来突破现有的生产瓶颈;超级工人则使企业可以在人员减少的情况下,持续提高作业能力,适应智能现场的发展。

对于混合现实,孙仕胜认为其在行业中的应用可应用于“超级工人”概念。“混合现实在行业中的应用属于‘泛智能’部分,要把混合现实平台融入到整个生产作业的人工智能平台里面。”他介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和混合现实,中油瑞飞目前在打造AI赋能平台,驱动行业在生产作业领域的生产力发展,可用于培训、巡检等用途。

这被孙仕胜成为油气行业的“智能作业”场景,他展望称,通过空间互联网系统的建立,借助AR智能设备,操作人员可以快速获取到可视化的作业任务,AR智能设备通过平台赋能,成为超级助手指导作业,发现问题即时提醒,让普通人具备专家操作能力,避免误操作,保障操作质量。当出现机器无法辅助的工作,还可以和后方的专家实时连接,处理各种不确定性问题。同时可以调取AR智能培训系统,即学即用。

中国石油集团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中油气矿信息管理部副主任粟鹏介绍,在西南油气的实践中,目前HoloLens主要应用于西南油气田的现场操作培训,包括生产设备结构原理培训、生产工艺流程培训,以及生产设备操作维修培训等领域。

对于HoloLens在油气行业的进一步应用上,孙仕胜介绍,其在物探、钻井、油气生产、销售领域都已经有了相应的进展,而怎样将AR技术与人工智能相结合、怎样服务现场的生产作业人员,将是中油瑞飞未来探索方向。

除油气领域外,微软还展示过HoloLens在远程医疗协同上的应用。实际上,基于混合现实特性,HoloLens当前更多在销售、展陈上有较大空间。“在日本我们看到汽车4S店销售,作为一个新的零售模式,4S店需要吸引他的用户进来看最新的汽车模型,同样的在4S店的一些维修过程当中可能需要远程连线一些汽车原厂的专家。在这个模式的情况下,它会有一个B2B2C的应用场景。”微软混合现实亚太区业务总监缪臻颖观察。

从硬件技术的角度来看,混合现实的落地应用也不过才刚刚开始,商业模式上也需要探索空间。“HoloLens 1的购买者大部分还是探索、好奇新技术的人,购买的用户有一些是个人研发人员。进入HoloLens 2,我们发现企业级的用户明显增多。” 缪臻颖总结。

她认为,企业级的用户对于HoloLens 1的体验,从它的概念验证开始,已逐步进入到下一个阶段,即实际的商用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