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大喜正在吃饭,喂食器上已经贴好了春联。 杨静 摄
中新网呼和浩特2月11日电 题:就地过年的中国青年和他们的宠物“主子”们
作者 奥蓝 张玮
“上联:招财招福;下联:喵宅妙哉;横批:猫肥家润。”11日是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做着最后的准备。一大早,杨静抱住脚边的宠物猫大喜,狠狠地撸了两把之后,开始在猫的喂食器上贴春联。“还是想让它沾沾过年的喜气。大喜6岁了,这是我们头一次一起过年。”
图为大喜蹲在猫砂里。 杨静 摄
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宠物产业发展迅猛,宠物的角色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尤其对离乡在城市中打拼的中国青年人来说,宠物早已从单纯的赏玩转变成精神寄托,成为生活的伴侣。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犬猫养宠人数达6120万人。
猫狗在身边,爸妈在家乡。对于他们而言,爸妈与猫狗“难两全”。以往的春节既是与爸妈的团聚,也是与宠物的分离。今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多地倡导就地过年,不少青年没有返乡与家人团聚,而是和自己的喵星人、汪星人过年,也算是一件乐事。
图为遛弯儿回到家惬意的三胖子。 郭伟伟 摄
因为就地过年,不少中国家庭的春节都与以往有些不同。对于生活在北京的自由职业者杨静来说,她这7天誓要跟猫主子大喜腻歪在一起。“以前从没想过带着大喜一起回家,一是我公公婆婆不喜欢猫,二是路途太折腾,三是大喜自己也不喜欢出门。”
“以前我跟老公回老家呼和浩特,大喜7天只能独自在家。我们特意在家里安了两个摄像头,准备好几碗水和好几碗猫粮,之后再请邻居帮忙每两天来看看。”杨静想起大喜以往跨年的辛酸经历,又难过又好笑。“回家‘屎堆成山’,猫嗓子都喊哑了。”
“我也是头一次跟三胖子一起过年。”秋田犬三胖子是郭伟伟的“亲儿子”,在呼和浩特生活工作的她以往每年春节都要回老家呼伦贝尔过年,三胖子只能送到宠物店或者朋友家寄养。“想得不得了!连吃饺子都想着三胖子吃没吃年夜饭。”
这几天,郭伟伟和家人忙里忙外准备着,蒸花馍、做小炒肉等等,有爱的婆婆也特意买来牛肉和猪肉,给三胖子做了没有作料的牛肉丸子和特制红烧肉,把小家伙馋得一直守在厨房不挪地儿。
“三胖子也有托尼老师帮忙‘凹造型’,洗剪吹一条龙下来,尽管花费不低,但是它也可以在满满的仪式感中迎接新一年的到来。”郭伟伟躺在三胖子的肚子上,一脸幸福。
“卢卡斯,下来!快点儿!姐姐这儿忙着呢,好多主子拿号排队呢,你不能磨蹭。”呼和浩特市尚宠宠物庄园的工作人员小钟一边给一只阿拉斯加犬吹毛,一边喊着另一只准备洗澡的暹罗猫。
图为三胖子的新年“写真”。 郭伟伟 摄
“‘铲屎官’们必须让‘主子’们‘披金戴银’地过新年。”小钟告诉记者,往年好多在呼和浩特工作的外地人过年回家前都把宠物寄养在庄园,今年明显有了变化。前来“凹造型”的狗和猫明显增多,连衣服和零食都早已销售一空。最近,从早晨9点钟忙到半夜两三点成为家常。
“我们今年的年夜饭跟响应就地过年政策的几个同事一起吃,我们每家都养猫。大家商量好了,今年年夜饭开两桌。人一桌,猫一桌。让‘猫主子’们陪我们跨过这个年。”杨静和老公计划2点多就携大喜出门赴宴。“大喜还不知道这个‘噩耗’呢。它估计下午得哭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