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正在悄然变脸。
每一次微信的风吹草动都饱受关注,而公众号的变动更是如此,因为这关乎上百万内容从业者的生意。
近两周来,界面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微信对公众号的诸多功能进行了优化和改动,其中包括公众号打乱推送时间线、文章评论支持盖楼、增加专辑功能等。
不过,以上功能目前都处于灰度测试阶段,仅有少部分用户能够体验到。至于何时能够真正上线,微信尚未给出说明。
打乱公众号推送时间线
这是此轮改版中最值得关注的一部分。
据InfoQ报道,近日部分用户在打开订阅号界面后,各个公众号的推送消息并不像往常那样按时间线排列,而是被打乱了。
图片来源:馒头商学院
微信官方对此回复称,目前正在对订阅号消息列表进行灰度测试,暂时只有少部分用户可以体验到该功能。
将时间线打乱并不是微信的主要目的。微信方面表示,推出这一功能的目的在于优化用户的阅读效率,将用户收到的订阅号推送按照订阅号的优质程度、用户对订阅号的喜爱程度以及群发文章的内容质量来排序。
至于将用何种标准来评判订阅号的优质程度及文章的内容质量,微信并未具体说明。许多从业者猜测,公众号的推送方式会越来越接近算法推荐。
但可以明确的是,被排在后面的消息并不会消失,用户仍然可以通过点进订阅号主页来查看历史消息。
而对用户来说,可能会因此错过部分最新消息。不过,微信支持用户将喜爱的公众号设为“星标”,这样就可以在其推送的第一时间得到提醒。
微信文章评论可盖楼
微信还更新了一个较为有趣的尝试:支持在文章评论中进行“楼中楼”回复,增强号主与读者之间的互动。
图片来源:馒头商学院
目前,该功能支持用户和作者的多轮互动,但在单条留言中不支持多对一的互动,仍仅限于一对一。并且,用户和用户之间还无法互动。微信称,该功能之后会逐步完善。
此外,同一条评论下可以进行多次回复,但是超过三条会被自动折叠,点开才能查看。
公众号文章留言区已经很久没有过变动了。条漫公众号“大人别出声”联合创始人晓莉对界面新闻表示,这一个功能早该到来了。
“以前公众号的互动性很差,有的时候用户发了一条留言,我们回复之后,他想要跟进就得重新留一条新的,但是后台很乱,我可能就忘掉这个人留过的言了。”晓莉说。
公众号可创建内容专辑
一周前,据新榜报道,微信公众号后台将原“页面模板”升级成了“专辑“功能。
通过这一功能,公众号可以创建专辑,并添加原创内容作为专辑内容。专辑文章的头部会显示专辑信息,用户可以访问专辑进行连续性阅读。此外,专辑支持分享好友或朋友圈,也可以收藏到微信。
专辑还支持自定义封面、名称和简介。点进专辑后,专辑会显示该专辑内文章的阅读总数,单篇最多计数10万。
有业内人士猜测,专辑功能的上线是为知识付费做铺垫,比如做成知识付费专栏。
这或许是一笔不错的生意。据爱范儿报道,在微信灰度测试订阅号付费的两个多月时间里,超过14000个公众号开通了付费阅读,最高的一篇文章收入23万元(单篇定价25元)。
“号内搜索”功能优化
微信公众号体系内的搜索功能也得到了优化。
以往,每个微信公众号都提供搜索功能,可以搜索该公众号的所有历史发布内容。此次功能优化后,用户可以选择只搜索最近读过的内容。另外,还可按发布时间排序和阅读量对搜索结果进行排序。
公众号主若想添加此功能,在后台添加搜索组件即可,同时可设置数量不超过6个的关键词。
从业者怎么看?
自媒体“我要Whatyouneed”创始人陈裕明对界面新闻表示,盖楼、专辑等功能都属于功能性的优化,如果能让运营工作更方便,会考虑使用。他更感兴趣的是推送时间线打乱的变动。
“我一直以来都比较警惕,当数据来帮助我来做决策的话,我会质疑这个算法是否真的帮助了我。”陈裕明表示,他会持续关注微信的评价机制,什么算优质文章、如何去计算用户的喜好,微信都没有公布,只能暂且先观察数据的变化。
一位娱乐公众号主对界面新闻表示,他最关心的也是时间线的打乱。“微信的流量分配会越来越不均匀”,“如果按照最新的排序逻辑,流量只会越来越往头部公众号集中,腰部以下的号主生存会更加艰难。这固然刺激了公众号从业者去做优质内容,但现在做公众号已经越来越难出头了。”
正如微信官方所说,在用户层面,这可能是一种优化阅读效率的做法。许多用户关注的公众号都在上百个甚至数百个,这导致他们越来越没有耐心去打开每个号进行阅读。
但也有人保持乐观。
“业界一直在期待微信新功能,来改革现有的公众号创作和消费习惯,好像那样就有机会把所有的人拉到新的起跑线,又有新的‘红利期’可以抢占了。”自媒体“北方公园NorthPark”创始人周先生认为,不用太盯着公众号的一举一动,尤其是小机构,最重要的是内容本身,然后再考虑有什么合适的形式、平台、渠道能够使用。
除了公众号的变动之外,微信也在近期进行了一些功能改动。比如在iOS端上线暗黑模式,以及支持群聊名称修改备注。虽然暗黑模式至今用户评价好坏不一,但也算是微信对于用户高呼声需求的一次积极回应。
也有部分内容从业者开始转移目光。4月间,越来越多其它平台的KOL先后入局视频号,同时微信也开始对大量用户开放视频号的创作和观看权限。
尽管视频号尚在内测阶段,最终将会以什么形式展现尚不明晰。但可以期待的是,在做内容这件事情上,此轮变动不会是微信在今年的唯一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