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谈到中德合作时表示,两国深度参与对方发展并均从中受益,双方应以务实态度积极推动两国互利合作,更好地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这番表态给那些鼓吹“脱钩断链”的人好好上了一课。
中德、中欧合作是近期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的高频词。10月12日,毛宁积极评价德国总理朔尔茨等人反对“脱钩”的表态。朔尔茨日前明确表示支持全球化,称“脱钩”是完全错误的道路,德国必须与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开展贸易。朔尔茨此时这番表态来得及时且必要。当前美国大肆鼓吹“脱钩断链”,欧洲内部一些人也随之起舞,甚至德国内部也出现了“不要过于依赖对华的贸易”的杂音,朔尔茨反对“脱钩”的表态送上了一剂“清醒剂”。
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国与德国之间的经贸合作是互利共赢、相互成就。德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早在华开办合资企业、最早对华开展科技合作的西方发达国家之一,如今中德之间一天的贸易额就相当于建交之初全年的2倍多,中国已连续6年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德国则连续47年成为中国在欧洲的最大贸易伙伴。目前,5000多家德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2000多家中资企业在德生产经营。中德两国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对华出口为德国创造近百万个就业岗位,在华德企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参与者和受益者,经贸合作为两国企业和人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红利。
以价值观决定远近亲疏、将正常的经贸关系政治化,“脱钩论”者破坏的将是中德无数普通家庭的生活、德国自身经济的繁荣。德国伊福经济研究所(Ifo)今年8月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如果德国和中国发生贸易战,德方的经济损失将是英国脱欧带来损失的6倍。如果德国企业将生产链全面迁回德国,德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下跌几乎10%。《法兰克福汇报》的报道说,中国早已成为德国不可或缺的供应商。德国工业所需的稀土和其他金属,有70%来自中国。46%的德国企业依赖于来自中国供货商。换句话说,一旦中国停止供货,德国将有半数企业不得不停产。无数的数据和事实一次次证明:任何“脱钩断链”的行为带来的影响都是不可承受之重。
中德经贸合作是中欧经贸合作的一个缩影。2021年,中欧贸易额首次突破8000亿美元,双向投资规模累计超过了2700亿美元。今年1至8月,中欧贸易总额为5752.2亿美元,同比增长8.8%。欧盟对华投资74.5亿美元,同比增长121.5%。这样的合作成果充分证明,中欧双方是彼此的机遇而不是挑战,互利共赢始终是中欧合作的主基调。欧盟委员会负责经济事务的执行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日前也说了句大实话:与中国“脱钩”不是欧盟企业的选项,欧中贸易关系需要更多的平衡和互惠,欧盟应继续以务实的态度与中国接触。
在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低迷的背景下,坚持开放合作、增强经贸联系,有利于中欧双方,也有利于世界经济复苏。中欧要做促进共同发展的两大市场,以中欧开放合作推进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来源:海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