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香港中文大學張樾
最近香港的天凍得異常,尤其是新界嗚呼的山,冰渣混著雨點濕冷地襲來。如果說汪曾祺念念不忘的鹹菜茨菇湯是淮揚人冬日的回憶,那麼粵廣一地便最愛以蛇進補。
蛇是全身是寶的動物,蛇膽入酒、蛇骨入藥、蛇皮做包,連毒液都可以以毒攻毒,不過最受歡迎的恐怕還是蛇羹。徐珂《清稗類鈔》載:“粵人嗜食蛇,謂不論而蛇皆可佐餐,以之縷絲而作羹,不知者以為江瑤柱也,蓋其味頗似之。”蛇羹是以細條條蛇肉絲為主要材料,配以同樣切成細絲的雞豬肉、蛇骨、冬菇絲、薑絲、杞子、花椒、八角等熬製成的羹。蛇羹熱量高,是以能行氣活血,有暖身作用。
來香港前沒吃過蛇,一來幸運,不曾生什麼需攻之以毒的邪病,二來也是覺得蛇冷冰冰的不討喜,吃著有些瘆人,傳說蘇東坡當年謫居惠州時便是吃了蛇大吐不已病故的。然前段時間被好友拉著說要嘗遍香港美食,好奇心作祟,半推半就也就去了。蛇王海在大埔,每年只有入秋之後開幾個月。店看上去平平無奇,但開張至今已有半個多世紀。說來好笑,第一次見蛇店,竟不知招牌應該從左向右念還是說照老規矩,要反過來。後來回家查查,才知道這是蛇店命名的“行規”:深水埗的蛇王業,中環的蛇王芬,銅鑼灣的蛇王二,炮臺山的蛇王良,無不以蛇鋪東主命名(粵語或閩南語中常稱呼老闆為“東主”,或來源於班固《西都賦》“東都主人”一句)。蛇王並非虛稱,直至今日,香港警方在片區對突然冒出的遊蛇束手無策時,都會電召蛇王出手捕蛇。蛇王海或許由於地處偏僻,不像前幾家有名到常常在Openrice(’開飯啦’香港本土美食推薦網站)上被推薦,但絕不偷工減料。
去的那日正巧,見到了阿姐的一雙巧手。去皮剔骨起肉拆絲一氣呵成,一望便知是多年積累的技藝。頭髮花白的熟客們心裏定是歡喜的,店沒有似中環銅鑼灣幾家般被慕名而來的遊客塞滿,價格也是數年如一的幾十塊,來了後打個招呼點個頭阿嫲便知糯米飯配蛇羹照舊,萬萬不能漏的是細樽的蛇酒,一爿小店仿佛成了心照不宣的的據點。點的套餐,一碗蛇羹,一碗糯米飯,一碗蛇湯。糯米飯粒粒柔韌,幹爽不膩,臘腸、臘肉、香菇、蝦仁香味甚足,滿口留香。朋友嫌不夠軟爛,我自覺配湯正好。足料五蛇湯,是不是五蛇不知道,畢竟現如今活蛇緊缺,要集齊飯鏟頭、金腳帶、過樹榕,百花蛇和三索線實屬不易,但料必定是足的,湯勺還沒入嘴,馥鬱的藥材味就撲面而來,喝下去便是一道暖流穿喉而過,直達心胃。
重頭戲自然是蛇羹,拿到手就迫不及待地舀起準備囫圇,卻見對座的阿爹翻了翻報紙,撇著嘴說:“你地第一次食蛇羹系唔系(你們第一次吃蛇羹是不是)?甘樣唔得喔(這樣不可以哦),要加啲草同埋薄脆先至好食知唔知?(要加點草和薄脆才能好吃知不知道)”我和朋友面面相覷,“呐,即系果啲啦!(就是這些啦)”他掀起桌上小盒的蓋子,一盒是蔥綠的細碎,一盒是焦黃的薄脆。“果度最好嗰地方就系薄脆可以自己加,多啲好,但系檸檬草只使少少提下味就得。(這裏最好的地方就是薄脆可以自己加,多點好,但是檸檬草只需要加一點點提味就好)”阿爹崴了一大勺薄脆,又用鑷子小心地撚起幾根檸檬草,放進蛇羹拌勻。“你地試嚇啦,保證好食!(你們試一下啦,保證好吃)”我們乖乖照做,於是切的均細的木耳、雞絲、冬菇和小筍,滑嫩的蛇肉和濃郁厚身的湯羹,在檸檬草特有氣味的激發下,每一口都清香鮮美,層次豐富。“我唔會呃人既嘛(我不會騙人的嘛)!”阿爹淡淡地嘟噥道。
臨走付錢時,門口攪拌蛇羹的是個年輕的姑娘,兩腮紅紅,很可愛。我問:“你系老闆嗰女喔?(你是老闆女兒吧)”“系啊,我原本唔想做嘅,但系又冇人肯接老豆班,只好我黎咯。系啦A餐,60蚊正好。(對啊,我原來不想做這行,但是又沒人願意接爸爸的班,只好我來啦,對,A餐,60塊正好)”
很少有年輕人願意來這種破破爛爛的鋪子做日復一日的重複勞動,在這樣的當下,蛇王海無疑很幸運,有女兒肯接手把這家店做下去。但更多香港街頭坊間的車仔面、雲吞面、鹵水叉燒鋪,或是後繼無人,或是被越來越多的大家樂大快活和不斷上漲的地租擠到摩天大廈陰影下愈發逼仄的角落裏,然後不出意外地以歇業告終。並非那種連鎖化的加工食品不好,畢竟快速營養量大便宜,仿佛板上釘釘的一勺油菜一勺咖喱,哐啷,沒有期望也沒有失望,就像香港寫字樓裏的機械化生活,上班下班,黑頭白頭。
所以我們更該珍視這個高度發達的商業社會裏,這份對於食材和技藝本身的堅守,這份少見的,讓你感覺自己在吃而非被餵食的存在。在生活艱難委屈時,大快活裏找不到安慰。然而若是知道街角還有一碗熱騰騰的,通菜燙得脆生生的紅燒牛腩面等著,便沒有什麼過不去的坎了。
我們總在強調效率和財富,強調每個個體的利益最大化。的確從這個角度,於蛇王海和那些小窄的鋪子,於整個社會,這份執拗和不求上進的堅守都顯得過分幼稚,毫無益處。
然而那些食客知道,店裏勤懇而忙碌的阿嫲阿爹也知道,這可能並非好的選擇,但,這絕對是值得被尊重的選擇。
香港冬日的一碗蛇羹,不僅僅暖身。
【編者按】“APD校園記者”專欄開欄語
李大釗先生曾說,青年之字典,無“困難”之字;青年之口頭,無“障礙”之語;惟知躍進,惟知雄飛,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銳敏之直覺,活潑之生命,以創造環境,征服歷史。
當今時代,是信息爆炸的時代,輿論環境復雜多樣,人文環境千姿百態,不同文化和思想的交融互動日益加深。青年學生雖身處校園,但不以此為認知之限;雖未歷滄桑,但才思兼備,意氣風發;在價值多元化時代,他們勤奮學習、勇於探索、奮發向上,在各種社會活動中扮演者極為活躍的角色。
亞太日報攜手“香港青年通訊社”開辟“APD校園記者”專欄,為青年學生提供交流、互動的平台,聆聽他們對社會和生活的思考,對人生的感悟,承接他們目光中投射出的時代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