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亚太日报
相比生意人,一头白发的罗友礼更像个艺术家。
除了谈产品,罗友礼更愿意聊自己的父亲——香港维他奶创始人罗桂祥博士。
“我的父亲勤勉,敬业,有远见,但更让我敬佩的,是他的家国情怀。”
如今的罗友礼,已是耄耋之年。从一名普通的产品开发员,到公司掌门人,他最感谢的还是当初父亲相中豆奶的“眼光”,而国家的粤港澳大湾区等新战略,更是让他欣喜地望见了光明的未来。
故事始于一颗大豆
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一场名为“大豆--中国之牛”的演讲,让香港人罗桂祥眼睛一亮,原来中国人广泛食用的大豆营养价值竟可以和牛奶媲美。
罗桂祥陷入沉思,当时的香港正处于战乱,市民生活艰苦,营养不良,这让他心急如焚。也就是在那时,罗桂祥萌生了利用大豆的优质营养改善国人体质的想法,他要为社会出一份力。
1940年3月,罗桂祥研制的第一瓶豆奶问世,取名为“维他奶”。为何选用“维他”二字,罗桂祥颇有一番考虑, “维他”(Vita)在拉丁文中是生命的意思,而在英语中,既有Vitamin(维生素),又有 vitality即“活力”的意思。罗桂祥希望,物美价廉的豆奶,能够成为改善当年香港市民孱弱体质的“良药”。
“维他奶的故事,始于一颗神奇的大豆。”罗友礼说。
而这颗大豆,经过八十年的蜕变,已经生根发芽,长成一个市值200多亿港币的庞大企业。八十年,弹指一挥间,却是白云苍狗,沧海桑田,让八十岁的第二代掌门人罗友礼感慨良多。
年轻时的罗友礼想去英国读法律,却被父亲一棒子打消念头,改往美国读食品加工。七年获得硕士学位回港后,进入公司成了一名普通的产品开发员,直到四十岁时,才接了父亲的班,成为维他奶的执掌者。
其实和罗友礼一样,维他奶是很多香港人记忆里不可缺少的存在。它是上学途中的好伙伴,是上班族半夜加班的好伴侣,是千家万户橱柜里必不可少的好朋友,见证了多少父之恩,母之爱,儿之孝,孙之贤。
对于消费者的深情厚谊,罗友礼心怀感恩,“我们一直抱着为普罗大众补充营养的信念,加上创新、求变、与时并进的经营,当然更重要的是建立与消费者之间的爱护与关怀。”
父子兵进军内地
上世纪七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香港,让港商们看到了进入内地市场寻求投资和合作的机会。
1979年4月,罗桂祥、罗友礼父子兵齐上阵,在广州与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广东省食品分公司和广东华侨企业公司签订为期5年的补偿贸易协议,投资2,275万港元,为广东省光明华侨农场提供良种奶牛和新式挤奶及加工生产设备,并负责派驻兽医和提供人力培训。
再后来,罗氏父子续签协议,追加投资,扩大经营规模,使光明农场成为当时全中国最大且设备最先进的奶牛场,成为陆港合作最成功的案例之一,吸引不少中央级和省级官员前来参观。
1982年,维他奶系列产品开始进入内地市场,于1991年与长期合作伙伴光明农场签订合资合营企业协议,成立深圳维他(光明)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总投资额人民币1亿4千万元,并将香港一间厂房的生产设备搬到深圳。
此后,总投资额超10亿元人民币在东莞设立国内最大的生产基地,厂房已于2020年启用投产。新冠疫情前,罗友礼几乎每个月都要来一次内地,他喜欢和普通员工打成一片,喜欢看到新产品诞生。他也于1994年获颁“深圳荣誉市民”称号,并担任第八至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根植祖国之心永不变
如今,维他奶的发展规模已远超创建之初的愿景。罗友礼说,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除了秉承诚信、勤奋、互帮互助的核心价值观,更重要的是得益于对祖国深厚民族情感和对公司所在地政府的完全忠诚,“这已深刻写入维他奶的DNA。”
近些年乱港分子、“反华”势力抬头,给香港社会带来严重危害,而新冠疫情的肆虐,更是给各行各业带来不小冲击,2019年和2020年两年香港GDP都是负增长。以法治和文明著称的“东方之珠”,何时再焕发光彩?
罗友礼说,在中央政府颁布香港国安法后,由乱及治,使香港社会恢复稳定和谐;而国家在防疫上大刀阔斧的英明举措,更是使香港经济拨云见日,于今年恢复正向增长,目前香港股市、楼市、汇市表现稳定,商界心态平稳。
“维他奶是在深厚民族情感下创立的品牌,对中国内地市场一直看好,在过去数十年推进多个长线投资项目,深耕细作,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我们植根祖国,持续投资的计划和信心始终没有改变。”罗友礼说。
如今,新的重大机遇就在眼前,国家推出的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拥有“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的特点。罗友礼说:“这样的好事,我们肯定不会错过。”
他指出,香港的金融、澳门的旅游、深圳的高科技、东莞的制造业、广州的物流,粤港澳三地有各自独特的优势,能够发挥各自所长,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新形势下的港资企业,能在大湾区的发展和建设中获得更多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
八十年沧桑,有困难,有挑战,但终会化为祥和希望。罗友礼真希望,父亲也能看到这一天。
(来源:亚太日报 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