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亞洲週刊日前評選出2015年度華文小說,這些誕生於兩岸三地乃至新加坡華人作家筆下的作品,從不同方面刻畫了中國甚至整個華文地區中國人的生存面貌和他們的歷史傳統。
入選年度華文小說的作者分別為來自中國內地的作家王安憶、遲子建和顏歌;香港作家葛亮、王良和;台灣作家陳雪、劉大任和王定國,以及新加坡作家英培安等。
亞洲週刊評論說,這些入選作品“既有涉及家國的宏大敘事,亦有聚焦于身邊的平凡個體,把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放進一個小鎮,數條街道,甚至一幢大樓裡。見微知著,以小顯大,這也正是小說之為‘小’的真正意義。”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度小說中,短篇小說占了約三分之一,也沒有一部長篇小說篇幅超過50萬字。以下為部分入圍小說:
《群山之巔》是著名作家遲子建暌違五年之後的最新長篇小說。這部分為十七章的小說,寫作歷時兩年,其筆觸如史詩般波瀾壯闊,卻又詩意而抒情。小說中沒有一個是壞人,只有被逼到極限之地、踏在虛空處的人的靈魂。
《敵人的櫻花》故事很簡單:一個男子在妻子被富商奪走後,施行復仇。主要角色只有四個:一對夫妻與一對父女,涉及情場和商場。小說題材很俗套,王定國卻用不落俗套的寫作手法來表達,予人驚喜。
《匿名》塑造了一個失蹤者的形象,一次偶然事故,陰錯陽差,他被綁匪帶走。綁匪為了消滅蹤跡,將他棄於山坳。這個山坳在七十年中曾因地理位置成為民間的一個集貿地,後來經濟開放,村民逐漸走出山坳,村莊荒落。他一人在此地掙扎生活,不慎釀成山火,出逃後遇救,不期然遇到當時的綁匪,後又輾轉找到上海家人。但在即將回家時,他墜入江中。此一遭際中,有無數的人和事進入他的生活,而他因應激反應失去了記憶,像初生孩子般重新認識了世界和人生,將原始文明重新經歷了一遍,最後成為一個新人,匯入了永恆的時間。
《匿名》婉轉述說生命中虛與實的辯證道理,內容狀似平淡,但其實字字珠璣、句句禪意。從探討自然環境的崩壞到摸索生命意義與語言的本質,王安憶的書寫直抵人性幽微的深處。
在《平樂鎮傷心故事集》中,作者描繪了一幅幅融合了日常與奇幻的川西小鎮的市民生活場景:不斷在夜色與幻覺中看見白馬的小女孩(《白馬》),在沸騰的欲望裡跌撞尋愛的服裝店老闆娘(《江西鎮的唐寶珍》),中年人為了生計或孩子斤斤計較地盤算著,可是關於他們的青春記憶卻又不停地找尋著他們(《奧數班1995》),有的故事呈現了殘酷、激烈的青春期心理(《照妖鏡》),有的場景則表現了寧靜而溫暖的人情體驗(《三一茶會》),但無論是故事人物對於金錢和欲望的妥協,還是對於精神生活與自由的追求,全部都被作者壓縮在一個沙盤般的微觀小鎮圖景中,而這,就是她所虛構的川西小鎮“平樂鎮”的故事,也是我們所有人關於社會劇烈變遷的90年代末到21世紀初的中國,一份親密的、集體式的青春童年記憶。
《北鳶》是香港作家葛亮繼《朱雀》之後,書寫近現代歷史、家國興衰“中國三部曲”的第二部。小說開端於上世紀二十年代,以主人公盧文笙的成長起筆,襄城商賈世家盧氏與沒落的士紳家族馮家的聯姻為主線,書寫中國最為豐盛起伏的斷代。
《蟑螂變》收入了香港作家王良和十餘年來的短篇創作成果,其中的兩篇《魚咒》和《蟑螂變》構思精妙、隱喻深遠,引起相當大迴響。《蟑螂變》的內容,充滿了濃郁的香港本土特色,許多香港人熟悉的地名在小說中出現,如石塘咀、車公廟、華富邨,不少香港時事如香港小姐選舉、2003年爆發的SARS疫症等都成為小說的一部分,可以得到不少港人的共鳴。
《當下四重奏》主題涉及海外華人的家國、歷史、感情和文化情結。書的內容含有強烈的半自傳成份,延續他在小說《浮游群落》中對保釣的反思。劉大任是海外左翼現代主義最重要的作家之一。1966年他赴美深造,後來成為保釣運動關鍵人物。
《摩天大樓》白描城市居民群像,寫出巨大現實世界的縮影,輕解謎的手法探討當下社會的嚴肅課題:難以打破的階級藩籬、失落的世代正義、生存的彷徨、侈言夢想的每一日。陳雪大部分作品描繪女同性戀者的愛欲與家庭,從女性敘事角度告白女同性戀文化;故事題材以越界、超出一般道德常理的規範撼動人心。這一次,陳雪嘗試在小說裡放進推理元素,以推理解謎的手法探討臺灣當下社會課題:階級藩籬、世代正義、生存彷徨等。
《戲服》通過現實與回憶的交錯敘事,展述梁家三代人不同的命運。故事從上世紀三十年代開始直到現在,歷時八十餘年,呈現新加坡不同時代的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