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裡,你要是躺在鮮花裡一動不動,那麼你就是一具屍體了。
** ——韓寒**
2016年4月13日晚,韓寒在上海舉行發布會,宣布攜手ONE成立亭東影業,除斥資3億拍攝電影《天空制造》外,還將把成名作《三重門》改編為電影。此外,ONE獲得了華創資本的A輪融資。同時,亭東影業也完成了A輪的融資。
此時,離韓寒導演的第一部電影《後會無期》過去1年9個月。
離成為”“國民岳父”過去2年5個月。
離ONE·一個APP發布過去3年10個月。
離被方舟子質疑“代筆”過去4年3個月。
離發表“韓三篇”告別博客5年4個月。
離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主編的雜志《獨唱團》過去5年9個月。
離登上美國《時代周刊》封面過去6年。
離獲得中國汽車拉力錦標賽N組2009年度總冠軍過去6年4個月。
離博客點擊率過億過去8年7個月。
離第一張也是唯一音樂專輯《寒·十八禁》過去9年7個月。
離第一本長篇小說《三重門》過去16年。
離獲得“萌芽”新概念一等獎過去17年。
這17年時間,韓寒的身份不停的變幻,符號和含義也不停的轉變。叛逆少年、作家韓寒、賽車手、公知韓寒、國民岳父、電影人,甚至還有一個創業者韓寒。
對於生於80年代以後的人來講,“韓寒”這個名字如影隨形。
他的小說和雜文出現在那個時代中學生的書包裡,在壓抑、肅靜的校園中被偷偷傳閱和討論。他寫的博文一夜之間有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的閱讀,被奉為“青年領袖”。他的經歷和觀點影響著無數的青少年,跟隨和模仿者眾多……
然而這麼多年過去了,韓寒依然只有一個。其名字本身已然成為一個超級IP。
韓寒是如何出現?如何成為一個時代的符號?是誰制造了韓寒,而如今韓寒又在制造著什麼?
網紅鼻祖:韓寒
“韓寒現像”這個詞語曾出現在21世紀之交的各大報刊雜志上,一個橫空出世的名字引發了公眾的大討論。
一個七門功課都亮起紅燈的高中留級生,在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中獲一等獎,隨後發文批判中國的教育體制,緊接著退學,發表長篇小說《三重門》,一面世便成為暢銷書。
追隨者將其捧為“天才”,質疑者認為其“反智”,其中還夾雜著各種陰謀論。如果把這個時間段往後推10年,那麼一定會有網絡推手跳出來稱,是他捧紅了韓寒。
那韓寒的出現時必然,還是偶然?
公眾第一次認識韓寒,是那個從新概念大賽中脫穎而出的韓寒。如果說新概念給了韓寒最初的名氣,那這麼多年過去了,拿到新概念大獎的作者如過江之鯽,能被公眾所熟知的也惟有韓寒、郭敬明二人。
從新概念大賽本身來講,其獲獎不足以成為一個公眾事件,甚至說,新概念大賽需要韓寒這樣一個人。
隨著國內“文學時代”的結束,各種文學雜志紛紛倒閉,上海《萌芽》也難逃衰落的命運。“新概念作文大賽”正是在這個背景下舉辦,而在韓寒走紅之後,《萌芽》發行量迎來了逆勢增長。
如果我們再度回顧那段歷史,你會發現在公眾討論“韓寒現像”之前,也在討論另外一個話題,即“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之爭”,並把素質教育提升到政府工作的層面。
而韓寒恰恰是以一個叛逆者的角色出現在公眾面前,一個應試教育體制下的“犧牲品”。這時候的韓寒,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名字了。
這種決策,如果一開始是無意的話,那後來一定是深思熟慮的決定。
韓寒越來越懂得如何讓自己站在聚光燈下,並持續不斷的拋出話題,每次都能踩到公眾的興奮點或痛處。從批判教育體制,到“文壇是個屁誰都別裝逼”和白樺之爭,逐漸套路純熟。
在當今“網紅經濟”盛行的今天,韓寒才是國內網紅的鼻祖。
知識、娛樂分子:韓寒
韓寒與郭敬明最大的不同是,韓寒骨子裡是有文人氣息的。這足以讓各個階層對韓寒都會高看一眼,並獲得遠遠超過對方的社會影響力。
2009年時,韓寒先後獲得了《南方周末》、《新世紀周刊》、《亞洲周刊》等年度人物,天涯勢力之年度網絡十大寫手、《時代周報》時代100人—2009推動中國進步100人等等,隨後在2010年4月時登上《時代周刊》,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一百人”。
此時的韓寒在名氣和聲望上達到了人生巔峰。不過饒有趣味的是,在《時代周刊》的評比中,韓寒歸屬於娛樂類。
網上流傳一種陰謀論的說法,在差不多07年時由於韓寒沉迷賽車,導致人氣下滑,所以南方系找到了韓寒,出於自身不可告人的目的,打造出一個“公知韓寒”。
這種陰謀論漏洞太多也不值得去辯駁。那時候韓寒新書《光榮日》首印即高達60萬冊,博客點擊量也在同年9月破億。而且南方系對韓寒的關注在很早之前就開始了。
不過,南方系與韓寒的關系的確並非一般。2007年,韓寒首次登上《南方人物周刊》封面,即被稱為“領袖韓寒”,隨後南方系對韓寒進行了大量的專訪和報道,包括《公民韓寒》、《為什麼是韓寒》、《差生韓寒》、《“公敵”韓寒》等。
正是南方系的這一系列專訪讓韓寒的形像從一個文學青年轉型成為一個“公共知識分子”,將韓寒的影響力從網絡延伸至現實,從青少年擴散到各個階層、群體,再次迎合了大眾對韓寒的需求。
從2003年開始,中國的PC市場迎來2位數的爆發式增長,PC的價格也在不斷降低,越來越多的中國普通家庭開始擁有電腦。同時,論壇、博客的興起,打破了以往的信息渠道壟斷。
互聯網改變了信息的傳播方式,並帶來信息傳播的革命,成為反抗權威最好的工具。眾多的“意見領袖”以批評時政的姿態活躍在公眾面前,並獲得以往根本無法想像的聲望和影響力。
當時還在《南方周末》的笑蜀發表了一篇文章《關注就是力量,圍觀改變中國》引發的轟動至今讓人記憶猶新。回過頭去看去那段歷史,不免讓人感慨萬千。
韓寒的轉型正是以這種姿態出現。但是韓寒卻聰明的學會克制。當笑蜀、李承鵬紛紛被迫遠離公眾的視線後,韓寒卻以“韓三篇”結束了自己的“公知”生涯,成為另一個韓寒。
即使是“公知”時期的韓寒,與徐靜蕾、賈樟柯、陳魯豫、範冰冰、左小祖咒等導演、藝人歌手都保持良好的關系,半只腳已經踏進娛樂圈。後來給李宇春寫歌,與王珞丹傳緋聞,客串鄧超、易小星等人的電影,形像越來越娛樂化,並且真正的商業化。
制造者:韓寒
郭敬明歸根結底是一個聰明本分的商人,而韓寒做著商人的事情,卻有“情懷”罩著。
2012年後的韓寒,出現在公眾面前的不再是一個獨立的個人。他成立了工作室,團隊來自夭折的《獨唱團》,發布了“ONE·一個”APP,定位文藝青年群體,上架24小時,衝到App Store中國區免費總榜第一名。
這個APP最早的名字是“一個·韓寒”,最初的推廣和合作方是騰訊,騰訊為此在當年推出了獨立的“韓寒頻道”。正是借著騰訊的流量和韓寒的名氣,“ONE·一個”迅速脫穎而出。隨後,騰訊在2012年12月份推出了“大家”專欄。
2012年對作家韓寒也是一個分界線,自2011年9月長篇小說《1988 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出版後,至今為止,除將過去的隨筆文章結集出版外,再也沒出版過長篇作品。
也許,再優秀的作家,都會有靈感枯竭的時候,更何況對於韓寒的寫作長期以來褒貶不一。此時的韓寒開始制造下一個“韓寒”,十個“韓寒”。他們身上或多或少都有韓寒當年的影子。
至今為止,ONE推出了《很高興見到你》、《女王喬安》、《南極姑娘》等一系列作品合集,捧紅了諸如張皓宸、陳諶等一批年輕的作者。出自於ONE的精選集書系銷量已經超過了四百萬冊,簽約作者書系也已超六百萬冊。
然而韓寒的野心不止於此。ONE不止做一個閱讀APP,而是朝著社群經濟進行演化。2016年2月,ONE推出3.0版本,增加了音樂和電影板塊,獨立音樂人可以在這裡發表作品,無論音樂還是故事,電影板塊則提供影評和購票(與格瓦拉合作)功能。
這像極了一個精簡版的豆瓣。在IP大潮的時代,ONE依靠優質的內容不斷的變現,從圖書出版到話劇、電影制作,開發周邊的衍生產品,文學明星的打造,儼然將文藝和商業融為一體。
韓寒帶領團隊出現在各種娛樂節目中,出現在各種發布會,出現在各種電影的客串。自己導演的電影《後會無期》在2014年7月上映,票房取得6.5個億,與樸樹合作的主題曲《平凡之路》更是刷爆微博和朋友圈。
對於韓寒本人而言,他現在的標簽是“國民岳父”,僅來自電影票房的收入就超過他之前所有圖書作品版稅的總和。他的微博中只剩下日常的生活、小野的照片、狗以及工作和代言。成為一個公眾眼中“中產階級”的形像。
而跟隨他一起成長起來的讀者,已經成為這個社會的中堅力量,很多人通過自身的努力,步入到所謂的“中產階層”。他的朋友圈和人脈原來越廣,站在身邊的不再是少年時的小伙伴,而是王思聰、易小星、羅永浩這些風頭正盡的創業者。
現在的韓寒站在發布會的舞台上一本正經的講道:“一個尊重商業和科技的社會總是會進步的”。而10年前的韓寒則會一臉不屑的說道:“什麼壇到最後也都是祭壇,什麼圈到最後也都是花圈”。
他始終知道自己該說什麼樣的話,找什麼樣的人,做什麼樣的事,所以他成為韓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