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寧6月26日電(記者翁曄
程群)“心若在夢就在,天地之間還有真愛;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在廣西第一強制隔離戒毒所裏,由7名戒毒人員組成的“鳳凰涅槃”樂隊正在認真地排練。
如何讓戒毒人員不復吸並且能身心健康地回歸社會,是當前中國禁毒工作面臨的一大困境。廣西第一強制隔離戒毒所副所長田振和介紹,按照戒毒人員的特長及興趣進行分大隊管理,通過戒毒人員之間相互的鼓勵、引導等多種形式的“同伴教育”,豐富戒毒期間業餘生活的同時讓他們重拾回歸社會的信心,是近年來廣西禁毒工作中的一項創新。
劉武(化名)是鳳凰涅槃樂隊的主唱,2013年7月開始強制戒毒。他說,剛進戒毒所的時候,覺得20多個月的戒毒期限“看不到頭”。後來,管教開始調查戒毒人員的興趣愛好。
記者了解到,戒毒所會根據戒毒人員參加各種文化活動的表現給予綜合考評,並適當折抵戒毒期限,這也鼓勵了更多的戒毒人員積極嘗試健康的生活態度和方式。
此外,廣西第一強制隔離戒毒所還積極與南寧市職業技術培訓中心合作,對戒毒人員開展汽車美容、推拿按摩、美容美發等職業技能培訓,並進行考試,對於成績合格者頒發職業證書,為戒毒人員重返社會提升技能。
這種“以職業培訓帶動戒毒人員、以戒毒人員鼓勵戒毒人員”人員的方式目前正在中國各個省市區推廣。與此同時,傳統意義上的同伴教育也在中國社區戒毒工作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我們創造的‘大耳朵、大眼睛、小嘴巴’工作法,要求同伴教員在最初與社區戒毒人員建立聯繫的過程中,多傾聽、多觀察、少說話。”32歲的小李是南寧市樂益行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負責人之一,已經從事同伴教育多年的他,曾經有過近十年吸食海洛因的歷史。
樂益行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是目前廣西唯一一家註冊的開展社區戒毒康復工作的機構,註冊同伴教育社工達到10人。對於一個剛剛結束強制戒毒進入社區戒毒階段的戒毒人員來說,一個有著同樣經歷、能夠理解他們內心感受的同伴教員,是最容易走進他們的內心的。
“他們長期脫離社會,甚至連自己去辦理新身份證的自信都沒有,這時候有人給他們幫個忙,哪怕是聽聽他說話、跟他聊聊天,對於他們都是莫大的信任。”小李說。
現在,每年小李服務的戒毒人員都數以千人次計,而不少他曾經幫助過的人,現在成為他的戰友或同事,有的甚至已經獨立出去成立起了草根同伴教育小組。
除了城市,在中國廣大農村地區,通過戒毒人員管理社會、幫助其他戒毒人員順利回歸社會的道路也在探索之中。戒毒脫癮成功人員不但在禁毒工作中起到作用,同時也在回歸社會的道路上互相幫助。
“我就是要用的親身經歷告訴所有吸毒人員,毒癮是可以戒毒的,通過雙手的勞動,我們也可以重新做人。”1988年出生的小方今年2月剛剛從廣西靈山縣強制戒毒所解戒,如今正和7個“夥伴”一起,在“戒毒人員之家”裏靠在戒毒所裏學會的藤編技術養活自己。
“戒毒人員之家”的創建人是靈山縣強制隔離戒毒所的管教黃小文。雖然從2013年11月才開始從事管教工作,但是細心的黃小文發現,不少吸毒人員即便有心戒毒,解戒以後仍得不到家庭、社會的認同,容易造成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走上復吸的道路。
黃小文告訴記者,“信任”對於戒毒人員尤為重要,為他們搭建起一個重回社會的平臺,可以幫助他們更快地適應新的生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