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距離“好萊塢”還有多遠?

新華社

text

(記者 許曉青、吳霞、周文其)包括《紐約時報》網站在內的一些外國媒體預測,不出三到五年,中國有望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的電影市場。今年6月,中國電影權威人士把這個預測縮短至“兩到三年內”。

顯然,有關電影市場“世界第一”的推測,並不是一道簡單的算術題。備受關注的是,中國電影距離“好萊塢”還有多遠?也就是說,除了迅猛攀升的市場增量,中國電影在形成現代電影工業系統的道路上,還要越過哪幾道坎?

“世界第一”,或成現實

近年來,中國電影票房和銀幕數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激增。全國電影總票房,從2002年的8.6億元人民幣,增長至2014年的逾296億元人民幣,增長了30多倍。

自2001年算起,中國用於商業運營的電影銀幕數達到1萬塊,經歷了約11年時間,但2012-2014年,這個數字實現翻番,直接進入了兩萬塊銀幕的時代。截至今年5月底,中國城市院線有47條,銀幕數近2.8萬塊。

上海電影家協會副主席石川分析,所謂在未來幾年超越美國成為第一大電影市場,一般是根據銀幕數進行推算的,以北美地區穩定在4萬塊銀幕為參照係,再按中國銀幕增速推斷,在三至五年內“超美”幾乎沒有懸念。

2015年,中國電影市場快速膨脹,從年初的“綜藝電影熱”,到二季度進口大片《速度與激情7》單片票房直接突破20億元大關。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數據稱,截至6月7日,2015年的電影總票房已經超過175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近55%。

《華爾街日報》網站說,美加兩國年輕人觀影數量下降,但中國電影市場增長強勁;美國《商業週刊》網站分析,中國對全球電影票房的貢獻,可謂創紀錄。

十字路口,喜憂參半

如此強勁的市場擴容,中國電影的發展依然是喜憂參半。

上影集團總裁任仲倫分析說,“喜”的是電影市場的消費競爭力正不斷提升、釋放,已在向“世界第一”衝刺,“憂”的是市場消費的競爭力,不能等同於電影文化的核心競爭力,中國電影在工業規模、技術、市場規範、從業者素養、內容生產的多樣性、成熟度等,與形成一個東方的、類似好萊塢的電影文化生產、傳播、輻射中心,還存在差距。

中國電影業繼出現“唯票房論”、“唯資本論”後,如今又浮現出針對“大數據”、版權貿易、及網絡作品改編的狂熱和“迷信”。

今年上海電影節上,電影人沒有流露出對未來中國市場會成為“第一”的欣喜,相反對一些專業數字的“幾何級數”增長表達了擔憂和反思。

在談及“快餐式”的電影生產和行銷現象時,博納影業集團總裁於冬憂慮地說:“當看到有6天拍一個電影的現象,而且能夠豪取7億元票房,這讓我們做電影的人感到汗顏。”

在外國電影人看來,觀察中國電影是否崛起的指標,不能局限於國內的數字分析。曾孕育《速度與激情》系列影片的環球影業前總裁馬克·施姆格指出,首先在中國以外,特別是在美國的一些地方,沒有機會看很多的中國電影,也就是說,中國電影尚未能實現全球發行,這也是中國電影人現在面臨的很大挑戰。

《尖峰時刻》導演、好萊塢製片人布萊特·拉特納告訴記者,要將影院的觀影競爭力轉化為創作的實力,中國人還在摸索“如何講故事、打動人”的入門階段,這可能還需很長一段時間。

中國電影如何面向未來?

在預見到產業繁榮大趨勢的同時,分析人士也提示要警惕“泡沫”。

“數字不是從天而降的,而是觀眾賜予我們的。”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局長張宏森在上海電影節論壇上表態,電影創作更要注重與觀眾的血肉聯繫,“這是我們討論電影的一個根本前提”。

中國國產電影“票房王”紀錄的保持者、導演徐崢認為,無論市場在哪裏,首先要看“你能拿出什么樣的作品”。

在今天的中國,電影產業正在逐步成為北京、上海等特大型城市的標誌產業,一批與海外接軌的公司如迪士尼、夢工廠的工作室建起來,美國南加州大學、加拿大溫哥華電影學院等紛至遝來,中國電影在人才培養、技術提升以及管理品質的現代化方面都有新的嘗試。

“新一輪人才競爭、想像力的競爭已經啟動,或在中美之間、不同區域之間,更趨明顯,這也折射齣電影作為現代工業種類之一,其尤為突出的文化屬性。”石川分析。

同樣是談到電影業的未來,馬克·施姆格分析,無論是中國電影市場,或者世界任何地方的電影市場,都需要有“前瞻性的未來模式”,不能墨守成規,而是要探索基於21世紀的中國電影新模式。

最近,一批中國電影企業及其作品嘗試走向國際,同時也有一批已經走出去的電影企業嘗試“回歸”,另一些則正爭取在國內二級市場融資。幾天前,博納影業宣佈將在納斯達克退市,對此於冬的解釋是:“因為我們的觀眾在中國,我的觀眾市場在中國,回家的路,還很漫長。”

不少中外電影人認為,儘管中國電影距離“好萊塢”式的現代工業體系還有距離,但無疑當下正是中國電影人大幹一場的好時機。(參與采寫:孫麗萍、姬少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