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記者李豫川】香港冬日的味道漸濃。週末的清晨,30多歲的祁凱達頭次當起了“孩子王,他被一群身著五顏六色羽絨服、裹著圍巾的孩子圍著,幾個踴躍的孩子不停地舉手提問打斷他的話。太古廣場偌大的落地窗外,不少路過的行人都注目於窗內這熱火朝天的場面,然後報以微笑。
這是成立於2013年的香港“新閱會聯合社區團體舉辦的“穿閱.香港文化導賞活動,屬於其為推動香港民眾讀書在2015年推出的五項讀書項目之一。組織者說,參加這次“灣仔遊活動的20多個孩子都來自九龍半島的深水埗和長沙灣的基層家庭。“香港貧富懸殊較大,由於車資貴、物價高以及生活圈子差異,一些小朋友很少有機會來港島看看。組織者希望孩子們通過這次徒步旅行,認識香港不同的地區,了解香港歷史。
旅居英國13年,畢業於倫敦大學的祁凱達回港後在中文大學從事建築歷史與文化課題研究。“接到組織方的邀請電話,我立刻就答應了,祁凱達說。引導香港人重新發現、認識香港是祁凱達的目標,“香港不只有太平山、海洋公園,它遠比這更豐富。祁凱達提高了音調。
根據小朋友的特點,祁凱達親自設計了這次“灣仔遊的路線,乙太古廣場為起點,北帝廟為終點,途徑永豐街、星街、船街、洪聖爺廟、石水渠等地,全程徒步行。
家住深水埗的江女士是內地新移民,來港生活已7年。從最初對語言和生活方式的不適應到如今,江女士已融合了香港本地生活,經朋友介紹,她帶女兒玟晞參加了相關的社區組織。“他們打電話讓我們參加這個活動,女兒原本還發著燒但她一定要過來,江女士說由於工作忙,七年裏她和女兒只來過香港島四次。為方便走路,玟晞特意穿了一雙桃紅色運動鞋。
第一站太古商場。一副巨大的東南亞風格壁畫吸引了孩子們,“太古被認為是灣仔和金鐘的分界線,處於灣仔西面的起點,祁凱達介紹,灣仔通過填海不斷擴大,而現在壁畫的位置以前叫“大佛口,20世紀20年代日本人開設的大佛洋行和二戰後香港本土品牌“二天堂的店舖都在此處。細心的祁凱達舉起一本老照片的冊子,手指著那個有佛像的廣告牌。
穿過太古廣場三期便進入了永豐街和新街一帶,這裡地勢開始陡峭,孩子們拾階而上,漫步之中對散落於小巷中的西洋風格餐廳、酒吧、咖啡店新奇不已。爵士樂輕柔地飄出,坐在臺階上的外國人正享受著冬日的暖陽,看著孩子們走來,他們友好地打了個招呼。
祁凱達自信他的灣仔路線一定少有被人知道,因為它隱藏在高樓大廈之中。“彎彎曲曲,有上有下,這才是香港的味道。祁凱達說。他認為,與九龍相比,香港島的地形陡峭許多,這更增加了徒步的趣味,常常驚喜連連,轉個彎,風景便不同。“懷著旅行的心態重新發現香港,祁凱達希望有更多人嘗試。
繼續向前途徑洪聖爺廟。洪聖爺廟是舊時漁民心中的聖地,祁凱達介紹這座依山而建的廟宇在填海前曾緊挨大海,因此漁民出海回來在此上岸都會前去叩拜,感謝洪聖爺庇護。“吹海風,聞海味祁凱達想像這曾經是一個浪漫的所在。
臨近中午,導賞團行至灣仔石水渠街,一棟海洋藍的房子讓孩子們開啟了提問模式。“為什么是藍色?用途是什么?,祁凱達耐心作答。作為灣仔的地標建築,藍屋約於1920年建成,只因上世紀90年代港英政府翻修這座唐樓時政府倉庫裏只存有藍色塗料而別無選擇的粉刷成了藍色。如今已100多歲的藍樓內還有人居住。“人們發現藍樓如此之美,後來翻修顏色就增加了,黃樓、橙樓、綠樓,祁凱達說。
每座建築都與城市的發展息息相關,是一個城市故事的重要組成。祁凱達說,香港最初的建築師多為英國人,後來慢慢出現華人建築師,他們開始在設計中加入了香港元素,比如唐樓。回想起奶奶住過的位於灣仔軒尼詩道上的唐樓,祁凱達臉上浮現出燦爛的笑容。“唐樓多是3層建築,“下鋪上居,下面是公共空間,奶奶小時候就在那玩“跳房子遊戲。,祁凱達唸唸不忘幼時奶奶將他寄放在茶室,請老闆幫忙照看,“那時香港的人情味很濃,街坊就像家人一樣。
“拉繩是祁凱達記憶深處的畫面。以前香港島的店舖多包工人伙食,中午時分店舖就會“拉繩,既在店門口拉一根線,線內擺開桌子吃飯,顧客看到線,自然也不會踏入購物。祁凱達悠悠地講,孩子們似懂非懂地聽,而他們已沒有機會體驗老香港的生活味道。
臨近羊年春節,祁凱達選擇以北帝廟作為旅程結束亦有祈福意義。這座建於清末三進三間式的廟宇曾是許多來自北方的內地人在香港的心靈家園。
一上午爬坡上坎,孩子們似乎意猶未盡。而辭掉英國穩定的工作回到家人身邊的祁凱達認為自己肩負使命,需要儘快記錄這個城市漸行消逝的記憶,“也許有一天,不再有人會講給我聽,我會把所知分享給更多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