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何大规模枪案频发?“控枪”或非实现普遍安全之关键

亚太日报

text

作者:杨一帆

当地时间11月5日,美国得克萨斯州南部小镇萨瑟兰斯普林斯(Sutherland Springs)一座教堂发生枪击事件,造成至少26人死亡,数十人受伤。遇难者最小年龄仅为5岁。

造成这一切的是曾被美国空军开除军籍的26岁白人青年德文·凯利(Devin Kelley)。尽管目前还无从证实其行凶动机,但网上各种流言已在纷纷兴起。而得州枪击案再一次将控枪这一老话题度置于风口浪尖之上,但枪支问题或许并非问题的核心。

“近年来,美国社会发展面临诸多来自经济、宗教、种族、政治等各个方面的挑战。这些挑战集中体现为社会矛盾,矛盾在整个社会制造戾气,而戾气又不断诱发反社会行为的发生。”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对澎湃新闻表示。

美国内部矛盾在上升

在过去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美国社会接连遭遇大规模“独狼”式袭击:10月1日晚,一名枪手在拉斯维加斯一栋酒店的32层朝正在参加音乐会的人群射击,造成至少58人死亡和近500人受伤,酿成美国史上最严重的枪击案;10月31日,纽约曼哈顿又发生汽车撞人恐怖袭击,造成8人死亡,12人受伤。而更小规模的袭击事件更是几乎每天都在美国各地上演。

从性质上看,6月14日,弗吉尼亚州发生针对共和党议员的枪击事件。警方在事后对凶手霍奇金森的调查中发现其发表了大量反对共和党和特朗普的言论,由此引发美国国内对极左暴力活动抬头的怀疑。8月12日,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发生大规模种族骚乱,白人至上主义者在集会期间与抗议者发生暴力事件。而特朗普事后含混不清的表态,又激起了美国国内对于种族主义等右翼组织主流化的担忧。

“大规模暴力事件和反社会行为的频发,直接反映了美国社会内部矛盾在上升。”吴心伯表示,“在某种意义上,美国政治社会近来的演化,是对前总统奥巴马八年执政的反馈。”

2008年,随着美国房贷两大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股价暴跌,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由此爆发。这场危机不仅对资本主义全球体系造成巨大冲击,还对美国国内政治生态影响深远。

“从金融危机开始,美国国内传统上由广大中产阶级为支撑的平衡结构开始被打破,大规模失业、剧烈的贫富分化等问题开始成为社会的焦点,这些经济问题又激化了阶层对立、种族矛盾。”上海政法大学反恐问题专家孙频捷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

2011年9月-11月,纽约发生了名为“占领华尔街”的大型抗议活动,参加者的目标主要是持续占领作为纽约市金融中心区的华尔街,以反抗大公司的贪婪不公和社会的不平等。这一和平的抗议活动后来虽遭纽约警方驱散,但围绕事件及其所反映的问题,美国媒体却呈明显的两分趋势。

《纽约每日新闻》的报道将抗议者描述为“一群被宠坏的小屁孩”,偏保守的The Blaze新闻网则将之与1969年发生的“愤怒日”(Days of Rage)暴力活动相提并论。与之相对的,美国著名纪录片导演麦可·摩尔毫不犹豫地批评华尔街,称“他们(华尔街)在尽可能地剥夺我们的民主,并把这个国家变成盗贼统治的国家。” 电台节目The Sean Hannity Show的Sean Hannity声称“所有抗议者所说的关于福利的言论,都直接来自于总统奥巴马。”

据资料统计,金融危机爆发后一年半,美国失业率仍高达9.7%,接近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出现的最高水平。此后,美国经济虽开始缓慢复苏,但由于企业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以及销售疲软和财务状况紧张的压力,即使产量开始回升,企业也都不愿增加雇用新员工。

大规模枪击案纪录不断被刷新

经济颓势造成的影响是深远的。自那之后,美国国内的种族议题与排外声浪开始兴起,诸如“移民抢夺美国人饭碗”、“白人至上”等声音开始更多的见诸互联网之上。作为其结果,自2015年特朗普开始角逐美国总统以来,尽管其频频攻击非法移民,但其屡次突破美国传统所谓“政治正确”的言行并未影响其选情,反而越来越多地赢得中西部州广大白人男性的狂热支持。

同期,据哈佛大学公共健康学院的研究,从2011年至2014年,美国大规模枪击案较历年增长了3倍。按照美国《琼斯夫人》杂志统计,自2010年以来,美国大规模枪击案的数量与死亡人数均呈现明显升高趋势:继2016年6月12日,奥兰多一家同性恋夜店的枪击案造成49人死亡,刷新美国数十年未变更的单起枪击案最高死亡人数外,今年10月1日的拉斯维加斯枪击案再度刷新了这一令人痛心的记录。

孙频捷认为,“特朗普一系列突破传统所谓‘政治正确’的言行,将一些过往不便或不允许被提及的问题公开讲出来,在迎合其支持者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在突破一些既定的原则与底线——这就打破了一些传统的稳定,不利于已经有所撕裂的‘伤口’的愈合。”

特朗普今年1月问鼎总统宝座后,随即出台一系列针对移民等问题的举措,如收紧签证和绿卡发放、颁布“旅行禁令”、修筑边境墙,在美国国内引起轩然大波与广泛反对;其对拒绝在奏美国国歌时起立的黑人球员卡普尼克所爆的粗口,也进一步将社交舆论朝两极分化;其亚太之行的首站夏威夷,其一下飞机便受到许多反对其“旅行禁令”的当地居民的抗议。

“种族问题绝非美国大规模暴力事件频发的唯一原因。”吴心伯强调,“在社会发展整体遇阻的大环境中,个人更容易遭受挫折,进而产生不满。这些挫折虽然不尽相同,但却会在集体层面上反映为极端事件的上升。”

“在这种情况下,控枪就成为一个亟需推进的议题。”吴心伯说,“社会矛盾和个人受挫是普遍存在的,但枪支泛滥却并非每个社会的问题。”

重建经济是防止枪击案关键

然而,在一个对枪支有独特迷恋、幅员辽阔的国度,推行控枪又何其艰难?在10月1日拉斯维加斯枪击案发生后,《纽约时报》评论家大卫·布鲁克斯10月6日发表文章称,持枪权的扩展和大规模枪击的流行直接相关。研究表明,每发生一起枪击案,支持共和党的州通过的放宽枪支管控的法案数量将上升75%,支持民主党的州则不受影响。

哥伦比亚大学可持续发展、卫生政策管理教授杰弗里·萨克斯10月3日在Project Sydicate发表了“美国各州在枪支管控上的分裂”一文认为,今天的美国不仅分为保守的红州和进步的蓝州,不同地区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英雄、政治、方言和对自由的理解。在纽约,自由意味着免于对和你分享人行道和公园的几千名陌生人中有人携带致命武器的恐惧,而在得克萨斯或拉斯维加斯,自由意味着可以将自己信赖的武器随身携带的安慰。

皮尤调查中心的数据显示,2000年29%的美国人支持更多的持枪权,而67%支持更多的枪支管控。但到了2016年,这一数据变为了52%对46%。

“在这种情况下,枪支管控可能就不是防止大规模枪击案的关键。”孙频捷表示,“重建经济平衡,特别是知识精英阶层就美国社会新的行为规范及普遍价值达成共识,可能会起到更为显著的作用——这对整个社会的反思能力是新的挑战和要求。”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