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作者中國著名作家陳忠實逝世

新華社

text

【亞太日報訊】(記者楊一苗、藺娟)中國當代著名作家、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陳忠實4月29日在西安逝世。陳忠實憑藉長篇小說《白鹿原》獲得中國長篇小說最高獎——茅盾文學獎。

在白鹿原下的灞河邊上,有一座普通的農家小院,這裡是作家陳忠實1942年出生的地方。29日,得知陳忠實逝世,不少鄉親和讀者來到這裡悼念。陳忠實大半生都是在西安灞河邊的白鹿原上度過的。從讀小學到當民辦教師、在公社工作,後調至區文化局工作,他沒離開過那片土地。評論家肖雲儒說:“正是這些經歷,讓陳忠實對農村和農民有了深刻的理解,這也構成了《白鹿原》創作的底色。”

上世紀80年代,陳忠實調入陜西省作協,開始進行專業寫作。他曾說:“我的創作正得益於我在鄉村工作的二十年。特別是我在公社工作的十年,那時我不是以一個作家的身份去體驗生活,而是以公社幹部的身份進行工作。”

《白鹿原》的創作,構思與準備兩年,提筆寫作四年。1992年,長篇小說《白鹿原》面世,這部50萬字的小說展現了陜西關中農村的歷史變遷。這些年來,《白鹿原》不僅獲得了中國長篇小說最高獎——茅盾文學獎,還先後被改編為電影、電視劇、話劇、戲曲等多種藝術形式。至今,這部小說總發行量已超過500萬冊。

《白鹿原》每次被改編大都會在讀者間引燃一次《白鹿原》熱。陳忠實說:“對作家而言,作品最終要與讀者完成交流;對我而言,獲得最廣泛的讀者喜愛,是高於任何獎項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