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孩子拍的R级片,却把大人骂得脸红

亚太日报

text

熊孩子。

一听到这三个字,很多人就浑身一震。

眼看着快要过年,又到了熊孩子出没的季节,拦都拦不住。

不过,先别急着嫌弃熊孩子。

撒贝宁最近在《放学别走》里这么说——

孩子在一定的年龄阶段,无论他犯什么错,别直接责罚他,但他的家长要承担更多责任。

虽然熊孩子很皮,背后却有层层因果值得探讨。

这部新片就是绝佳的例子——

《佛罗里达乐园》(The Florida Project)

“佛罗里达乐园”。

单从片名,就先营造出乐园般的梦幻和童趣。

表面上,这部片也确实 像一座乐园 ——

高饱和的色彩,再加上一层淡淡的米黄色调,精心布置着夺目的配色,强烈的颜色冲突勾勒出一幅童真画卷。

还有无处不在的蓝天和阳光,美好的盛夏姿态。

就连主要的场景都很奇妙,一座 淡紫色的旅馆

女主莫尼是个6岁小孩,她就长住在这旅馆里。

她的日常,就是和几个好朋友一起 在阳光下玩耍

整个旅馆都是他们的游乐园,四处探险捉迷藏;

好不容易凑钱买了一支冰淇淋,大家分着一起吃;

穿过茂密的丛林,在郊外奔跑;

他们经过的建筑,也像极了游乐园,夸张却梦幻。

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每分每秒都在享受着欢乐。

然而,一个细节却扒开了这 童话的真相

呼啸而过的直升机带来了巨大的噪音,嘈杂刺耳,几乎掩盖了他们的对话。

让人瞬间就从这童话世界里抽离。

没错,这座“佛罗里达乐园”,可没看上去的这么美好。

谁会在旅馆里长住?

居无定所的 社会闲杂人等 ,没有稳定工作,过着连房租都快交不出来的贫苦日子。

也因此,旅馆看似干净整洁,住客却都是社会的边缘人群,又脏又乱,各种恶习。

简单说,就是个小型的 贫民窟

而莫尼和她的玩伴们在这种环境里长大,耳濡目染。

他们会偷偷跑进配电室,拉下电闸让旅馆断电。

结伴向楼下的汽车 吐口水 ,被车主发现之后,不仅不收敛,还会满嘴脏话地向车主叫嚣。

甚者,在废弃的空屋里玩火,烧毁了整栋房子。

十足的熊孩子 ,也让这片被定为R级。

发现没,我们在这群孩子身上,同时看到了 纯真和恶劣

虽然看上去特别矛盾,但却是导演有意而为之。

这种 冲突 ,也是看透这部片的关键。

答案藏在片名的英文原名里,“佛罗里达项目”。

这同时也是佛罗里达的迪士尼乐园,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游乐园,在建造之初用的名称。

这座淡紫色的旅馆,就是 贫民窟中的乐园

至少,他们在试图成为一个乐园。

莫尼的妈妈哈莉同样是社会的边缘人,抽烟喝酒纹身,看上去可 不像是个好妈妈

她的收入来源,是在景区和酒店门口偷偷推销香水;

甚至从别的游客身上偷了景区门票,贱卖给其他游客;

每天的伙食,是闺蜜给的剩菜。

为了生活,哈莉甚至在旅馆做起了性交易。

乍看之下,对莫尼来说是 极恶的成长环境

但,你们仔细看,莫尼的脸上却没有半点戾气。

全然是 童稚的笑脸

因为哈莉对莫尼 保护至极 ,一个细节——

这部片出现了很多次莫尼在浴缸里玩耍的画面。

那哈莉呢?在浴室外继续做着性交易赚钱。

哈莉把莫尼放在了浴室里,开着最大声的音乐来掩盖声响,让莫尼避免接触到这些肮脏事。

虽然条件恶劣,但她在努力让莫尼保持纯真。

这个乐园里还有一个人同样重要。

威廉·达福饰演的旅馆经理,他因为对这个角色的深刻演绎,获得今年奥斯卡最佳男配提名。

经理对这座旅馆认真严谨,平时对住户就 没有好脸色

哈莉一犯错,就嚷嚷着还有下次就让她搬出去;一到交房租的日期,就催着哈莉交钱,一天都不能拖。

“你这是违反了规定!”

看上去,就像是个不近人情的恶房东。

然而,经理却会教育哈莉,作为母亲,就必须对孩子的言行和成长负责。

在哈莉急需用钱的时候,他也果断帮哈莉垫上。

对于这座乐园,经理其实更像是个 大家长

照看着乐园的一切, 严厉,却也体贴

当孩子们来他的办公室蹭空调,他还和孩子打赌,如果冰淇淋滴到地上,他们就得出去。

于是,他就和孩子们玩起了干瞪眼,等着冰淇淋融化。

这座旅馆虽然是个巨大的贫民窟,但它肮脏吗?

不,对孩子们来说,都只是玩耍的一部分。

就像这场戏——

莫尼在向汽车吐口水之后,哈莉立马就要求莫尼把口水擦干净,于是,莫尼拿起纸巾就 哼着歌开始干活

而车主还在一旁嫌莫尼没有反省的态度,这时候,莫尼转身邀请车主的女儿一起来擦玻璃。

就当车主的女儿接过纸巾时,车主立马制止:这不是你的事!

车主的女儿却说:

“不,他们让我帮忙,所以我打算帮他们的忙”

在小孩的眼里,哪有这么多善恶对错。

这才是贫民窟里 真正的乐园

旅馆的生活环境散发着糜烂和堕落的臭味,然而,孩子们却能在天真和童趣里自由成长。

靠的不是旅馆童话般的外观,而是这些父母。

让孩子们远离社会的残酷,保护他们纯真和快乐。

不难发现,整部片还贯穿了一个重要的主题。

对小孩的教育。

这也让这部片受到很大的争议。

许多1星热门评论,就在炮轰哈莉对莫尼的教育观。

哈莉身上的劣根,让莫尼有样学样,满嘴脏话。

不过,同样的场景,也问问你们。

如果你们突然接到投诉,自己的孩子向别人的车和小孩吐口水,对方家长已经 找上门来 ,会怎么办?

不少父母会毫不犹豫地批评孩子,教育他这是严重的错误,甚至带上一点惩罚。

但哈莉只有一句话:你们去拿点纸。

她不打不骂,而是让莫尼知道犯错并不可怕,自己闯的祸最终 得自己收拾烂摊子

而更多时候,哈莉就像莫尼的 好朋友

她们会一起在雨天里打闹,一起在超市里推车玩耍;

看到旅馆外发生了什么事,就兴奋地拉着莫尼一起围观。

她用不同于传统的方式在保护自己的女儿,让莫尼保有童真。

哈莉虽然抽烟喝酒纹身,但她 绝不是个坏妈妈

与之相对的,是哈莉最好的闺蜜。

当闺蜜知道哈莉在从事性交易之后,她就不再让自己的儿子跟莫尼来往。

这么做其实并没有错,作为母亲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 远离哈莉 ,让孩子有最纯净的成长环境。

那闺蜜换来的是什么呢?

她的儿子在房里望着窗外,几度哭红了眼。

儿子哪知道什么社会丑陋,他只知道不能和玩伴玩耍了。

对幼小的孩子来说,什么才是戳心的伤害?

这部片很聪明,它构建了两种不完全正确的教育方式。

我们能说哈莉的教育方式就是对的吗?

不能,虽然莫尼仍然有孩童的初心,可她对大人的不敬、出口成脏、调皮爱闯祸,都 不值得提倡

母女同款国际手势

那哈莉闺蜜的教育方式,就是对的吗?

同样不能,虽然她的儿子没有太多恶习,可她却从不明白孩子到底想要什么。

就连先前那位车主的教育方式,也被哈莉教育道:

“你得让孩子 有适当的社交 ,这是非常必要和正常的”

这正是《佛罗里达乐园》最大的意义。

它抒写了一段送给成人的童话,搭建了巨大的乐园;

同时,它也道出这一切最重要的根本,如何教育子女。

每位父母,都有值得提倡需要反省的地方。

这些正是这部片留给我们的 思考空间

片中,哈莉被人举报性交易,莫尼知道自己要被带走了,她跑去找自己的玩伴:

“这是我最后一次见你了……再见了”

莫尼抓着自己的嘴,抠出必须说的一个词,泣不成声。

对孩子来说,什么才是痛苦?什么才是快乐?

没有绝对的教育方式,也没有绝对的快乐。

单是这点,就把不少大人骂得脸红。

大人们有正确引导的义务,却也得考虑孩子的感受。

我们经常抱怨熊孩子的任性和顽劣;

但或许,他们背后就藏着 幸存的童话乐园

(来源:十点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