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日本,你真的自以為了解嗎?(一)

亚太日报

text

【亞太日報 虞超】說起這個“一衣帶水”的鄰居,國人大多義憤填膺:旅順屠城、南京大屠殺、慰安婦、中國勞工……每個詞語的背后,都是日本人欠下的累累血債。有些人心生不滿:憑什么一個曾經天朝的附庸,一個頻繁遣使來華的蕞爾小國,最終居然膽敢將屠刀揮向自己的老師?當然,也有些“阿Q”則自我安慰:當年我們是宗主國,不管怎么說,他們小日本都俯首稱臣過。

“遣唐使”僅僅是“來自日本的留學生”罷了

然而事實上,除了東漢、魏晉時期日本和中國是這種“君臣”關系之外,大多數時間,從外交的角度來看,中日之間的交往都是在平等的國與國關系基礎之上展開的。想必有些人會說:納尼?烏索嗒!(なに?噓だ!——什么?騙人的吧!)

但事實恰恰如此,而且即便在臣服之時,目的達到后,便想方設法的摘掉了“附屬國”的帽子,為此,還處心積慮的設過局。反觀中國這一方,每次總是以天朝大國自居,卻總在關鍵時刻自覺或不自覺的掉進日本事先挖好的“坑”。究其原因,日本早就把天朝的情況摸得清清楚楚,而我們卻總是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從“天朝上國”的角度去看待一個所謂的“化外番邦”,殊不知這樣的盲目自大,最終導致了血的教訓。

而令人痛惜的是,現代人依舊帶著自古以來的那種盲目與自負,更糟糕的是,他們被仇恨蒙蔽了雙眼,因此也就愈發無法看清楚了。兵書有云: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很多年輕人口口聲聲在網絡空間叫囂著中日之間必有一戰,卻完全不了解這個國家,最后也只能貽笑大方。

歷史課本上著名的“漢委(倭)奴國王”印

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要深究中日關系的淵源,還需要從歷史中尋找答案。相信許多人對古代日本的認識都源自歷史課本上的那枚“漢委(倭)奴國王”印,這枚金印表明當年的“倭奴國”是大漢王朝下屬的藩國,但相信許多歷史老師都忽略了一個問題:日本當初尚處于石器時代,有著大大小小上百個部落,而這“倭奴國”僅僅是其中的一個。

以日本當年的生產力,并不是每次渡海都能安然無恙

倭奴國其實一直在籌劃一盤大棋:早在西漢時期,日本人就已經知道在自己西方的那片大陸有個強悍的帝國,而生產力及其低下的日本雖然有眾多部落,卻只能拿著石矛石斧相互征討,借用一位研究日本史的年輕學者的話,叫做“打起仗來一般也就跟過家家似的,雙方各自拿著石頭亂砸,比現在的流氓斗毆還缺乏技術含量。”所以,想要從眾多部落中脫穎而出,甚至制霸日本,就必須得到這個強大帝國的幫助。于是,從西漢開始,日本就不斷的向中央王朝示好,但大多數情況下日本人只能到樂浪郡(今朝鮮境內)拜會天朝官員,上交貢品,再拜領天朝的回禮,根本沒有機會面見天子,也無法和天朝開展進一步的外交活動,更別說獲取天朝的支援了。

光武帝劉秀

不過日本人確實有著鍥而不舍的精神,一次又一次的來到樂浪郡,放下敬獻的禮物,然后離去。從現在的角度看,那應該叫“刷存在感”吧,歷任樂浪郡官員想必都記住了這群漂洋過海來覲見天朝的家伙,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在建武中元二年,光武帝劉秀決定面見這群自稱來自倭奴國的外交使節,而恰是這次會面,來自倭奴國的日本人討到了夢寐以求的封賞——也就是之前所說的漢倭奴國王印。憑借這枚金印,倭奴國可以對日本全境的部落宣布:自己才是正經八百的漢朝藩國,和自己為敵就是與漢朝作對。

日本人的目的達到了,于是他們就從漢朝的視野中消失不見了。但無利不起早的日本人還會回來的,因為,當他們發現“藩國”這頂帽子似乎戴的不太舒服時,會想盡一切辦法把這頂帽子摘掉。只不過,那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