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十大最悠久的地標式餐廳

text

【亞太日報訊】有些餐廳歷經時代考驗而彌足珍貴,它們成了管窺香港過去的門戶。香港《南華早報》近日發文,盤點了10間香港歷史最為悠久的地標式餐廳。在這裡,多彩而已經開裂的瓦片、慷慨的預訂、代代相傳的食譜以及獨特的用餐規矩,一切都透露出中華美食文化的奧秘。

1、美都餐室:茶餐廳文化中熠熠生輝的明珠

美都餐室創建於1950年,把它稱作香港地標式茶餐廳是有原因的。餐廳始終保持著原有的陳設和裝潢:薄荷綠的窗格、藍色鋪地瓷磚和塑鋼座椅,從餐廳二層能夠俯瞰整條眾坊街。這一切經過歲月的沉澱更有味道。雅步進入餐廳,你仿佛置身於上世紀的老香港。餐室並不會使你感到為吸引遊客或過分美化的刻意,這裡似乎始終保持著常態。菜單不曾改變,服務仍是那樣樸實自然而又輕快麻利,色彩鮮豔的傢俱保存良好卻不作過分的修復。事實上,在這裡你會恍惚了時光的飛逝,唯一提醒你的是已經準備好的單反相機。

地址:油麻地廟街63號地下

2、鏞記酒家:從大排檔到燒鵝大王

鏞記酒家由甘穗煇先生創立於1936年,當時是一家在舊港澳碼頭附近廣源西街售賣燒味的大排檔,令人記憶深刻。80年來鏞記歷經三次搬遷、數次擴建,以及一次高調的訴訟案件。如今鏞記建起了六層的金色高樓、精緻而華美,酒家現由甘穗煇老先生的後代經營,仍售賣經典香港燒鵝和皮蛋。

地址:中環威靈頓街32-40號

3、珍寶王國:香港仔海灣的皇室畫舫

那時香港仔海灣區還沒有高樓林立,鴨脷洲也還未成為世界第二大人口密集的小島,唯有珍寶王國的畫舫點亮了當時的香港仔海峽。整個珍寶王國富麗堂皇,像極了古時中國的皇宮。珍寶王國由太白海鮮舫(1957年創建)和珍寶海鮮舫組成(1976年創建),數十年來承辦各類宴席,吸引了各地賢才名人和海內外遊客。

地址:香港仔黃竹坑深灣碼頭徑

4、La Taverna:意式社交俱樂部

La Taverna餐廳創建於1969年,是香港第一家意式餐廳。餐廳的創建人是一位商人的後代,作為當時聯繫鬆散的意大利社團聚會之用。La Taverna逐漸成為連鎖餐廳,在其鼎盛時期,不光在香港,還在新加坡、菲律賓、巴厘島等地發展到19間門店。尖沙咀店幾乎仍維持原貌,建築外部令人憶起米蘭街邊的咖啡館,牆壁則以銅盤裝飾,呈現出海事風格。如今這裡仍是香港最愜意的小角落,顧客在這裡欣賞意大利家庭的經典收藏。

地址:尖沙咀亞士厘道36-38號地下

5、雅谷餐廳:跑馬地的童話宮殿

如今,法式餐廳在香港已不再稀有,但1967年玩具大亨、稻米企業之子楊永松創建雅谷法式餐廳時,幾乎沒人意識到這個名字是西班牙語,意為“朋友”。餐廳開業正值香港1967年左派大暴動時期,但所幸餐廳度過了這一危險時期。50年後的今天,香港人仍然喜歡在這裡用餐。雅谷大堂內部表現的是西班牙殖民時代的復興,蘊藏著古老的歐洲夢:美輪美奐的手工雕刻木質裝飾、歐式古玩、威廉·罗素·弗林特爵士的水彩畫(每幅價值不下百萬美金)和巴林酒窖。酒窖中藏有2000多瓶法式紅酒,令人不禁想起中世紀的酒莊城堡。

地址:跑馬地黃泥涌道79A雅谷大廈地下

6、陸羽茶室:品讀美食歷史

陸羽茶室位於香港中環的士丹利街,高兩層,長久以來都是家人聚餐和各地遊客的流連之處。茶室1933年創立,至今幾乎維持原貌。由於陸羽茶室整體為華美的黑木建築,牆上掛有中國名家的書法大作,侍應生仍保持把託盤墊在肩上為顧客上菜的傳統,在陸羽茶室用餐就像是上了一堂瞭解香港茶文化的歷史課。有時,現實也得到電影取景的青睞——2002年,陸羽茶室上演了這樣一幕:一名殺手受雇於黑社會老大將一位商人暗殺。這名殺手一直在靜靜等待,拿到傭金後,他屏住呼吸靜靜地走到暗殺目標面前,射殺了這名商人,然後冷靜地離開了。如果黑社會系列電影並不足夠吸引你來?那麼茶室的糯米雞一定可以。

地址:中環士丹利街24號地下至3樓

7、麥奀記:小碗出精品

如果你想品嘗分量足足的雲吞麵,就必須有所妥協,降低期望。麥奀記也稱為麥奀雲吞面世家,他家不做大碗的雲吞麵,蝦肉雲吞也不會放了一整天,麵條也不會泡在雲吞下麵的鹹肉湯裡。麥奀記的雲吞麵都是細蓉(小碗雲吞麵),小到引起顧客的爭議,小碗裡盛上湯匙小大的雲吞。不過自老闆麥煥池在20世紀60年代創建這家餐館至今都是這樣,為蔣介石呈上的雲吞麵也無不同。如今店主是麥家的第三代傳人(或者第三代傳人的一部分,家族的恩怨導致城裡其他地方也開設了麥奀記),雲吞麵仍然保持著高品質。特製的湯料中添加蝦米、比目魚和豬骨,雲吞的餡料使用剛剛打撈出來的鮮海蝦,再點綴上魚子,就是這個樣子。

有多家分店,其中一家地址:山頂山頂道118號山頂廣場地下1號舖

8、太平館: 瑞士雞翼之祖

大家都知道醬油西餐廳太平館的瑞士雞翼的趣聞:餐廳老闆介紹菜名為“sweet sauce”(甜醬),而外國顧客錯聽成了“Swiss”(瑞士),瑞士雞翼這個名字由此而生。這家1860年在廣州開業的餐館由此形成了慣例:當你處於文化交融的環境中時,即使是翻譯上微小的失誤也會創造完全不同的新詞彙,久而久之新詞彙就為人們所熟悉。太平館的菜單還英譯了中式美食如紅燒乳鴿、煙熏鯧魚、葡雞等。這裡的侍應生都著無尾小禮服,餐廳採用木質裝潢。在洗手盅裡洗手後,顧客就可以享用這道太平館的名菜梳芙厘了,它絕對值得你等待。如今太平館在九龍、中環和銅鑼灣都開設了分店,每一間都散發出經典的過去的味道。

有多家分店,其中一家地址:尖沙咀加連威老道40號

9、Jimmy’s Kitchen:遠東的美式餐廳

Jimmy’s Kitchen是香港歷史最為悠久的餐廳之一,這裡依舊保持黑木裝潢,售賣舊式美式和英式美食,比如雞皇飯、牛扒和火焰雪山。餐廳首次於1928年在駱克道開業,隨後日本佔領香港,餐廳歇業。餐廳老闆Leo Landa被投入日本監獄,但戰爭結束後餐廳在中環戲院裡重新開張。戰爭中倖存的店員在這裡為英國和美國的軍人提供餐飲服務。全盛時期時餐廳還曾接待過著名演員加里·格蘭(Cary Grant)、荷里活演員尊榮(John Wayne)和美國演員威廉荷頓(William Holden)。如今,占美廚房的尖沙咀分店(1969年開業)和雲咸街分店(1975年開業)仍保持著懷舊風格,吸引了大批顧客來到這裡回味過去的匆匆時光。

有多家分店,其中一家:尖沙咀亞士厘道29-39號九龍中心地下C及C1舖

10、澳洲牛奶公司:即食即走

由於老闆上世紀40年代在農場供職,澳洲牛奶公司因此得名。澳洲牛奶公司1970年開業,吸引顧客的主要是兩件事:侍應生乾脆俐落(有時甚至十分粗魯)的服務,和他們做好牛奶布丁後(有時是公司三明治和炒蛋)用敲擊聲以示提醒的習慣。這是一間典型的茶餐廳,但同時保證高水準,餐廳外排隊的人通常很多,但用餐的人10分鐘就能讓出座位——這便是香港高效率生活的最佳詮釋。

地址:佐敦白加士街47-49號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