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一直在发生 突飞猛进的中国手机业

亚太日报

text

【亚太日报讯】如果说社会进入智能手机时代以来,全球手机行业最大的改变莫过于当年称霸全球的诺基亚帝国轰然倒塌,随后苹果、三星等公司重新定义了手机,也因此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然而对于中国国内的手机行业来说,国内自主品牌的发展与改变,则可以称得上是突飞猛进。

从“中华酷联”到“华米OV”

早在2011年的时候,诺基亚已经开始摇摇欲坠,国内的手机行业才刚刚起步,华为、联想、OPPO、vivo等都在筹划转型,小米则新成立。苹果的iOS操作系统不对外开放,国内厂家都只能采用安卓系统。

摄像镜头、处理器芯片、屏幕和存储芯片等等一应零部件,几乎都掌握在国外上游厂家手中。

因此,国内的手机公司只能从模仿起家,在当时,国内的高端手机市场,一直被三星、苹果给占据,国内手机只能在低端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号称“为发烧而生”的小米手机,“双卡双待”的金立手机,还有华为,中兴,联想,酷派等其他公司在千元价位的市场上杀得你来我往。

尽管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但在起步时,优越的眼光则决定了日后的成败,OPPO的快充技术、华为的自主芯片在当时就已经开始进行了筹划,他们的眼光不仅仅只落在模仿苹果、三星等大厂商的身上,更看到了日后的差异与发展方向。

随着国内自主技术的研发起步,国内产商在对新技术趋势的引领上,屡屡有了出色表现,华为的自主芯片,双摄像头,oppo 的快充,vivo的自拍等等都已经成为当今手机市场的主流卖点技术,同时也将品牌的差异化成功地建立起来。

虽然这些技术很多都是微创新,但是手机销量的火爆也表明了国内厂商对市场G点的把握非常到位。

在前几年的手机广告上,芯片一直是手机的主要卖点之一,而现在,摄像反而被放置在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上。

这说明,当手机的通话质量已经被保证之后,人们开始关心起了其他的附带技术,这也带动了技术研发的主流方向发生改变。

如今,国内手机品牌的影响力已经全面上升,据数据统计,仅在2016年第三季度,苹果销量跌至第五,三星第六,合计市场份额16%,这意味着本土品牌已经占领了84%的国内手机市场。

在未来,中国本土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中小品牌的生存空间也将被进一步挤压,对此,众多厂家将眼光纷纷瞄准海外。

瞄准海外,中国手机本土厂家纷纷发力

昨天在深圳举办的第六届中国手机产业年会上,深圳市手机行业协会会长孙文平表示,在工业4.0的背景下,传统厂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为了引领更多企业走出国门开发海外市场,手机协会也将创新服务,实地考察调研印度、德国、俄罗斯等地,深入了解当地经商环境,挖掘合作需求,推动中国手机走向世界。

深圳市手机行业协会会长孙文平

海外市场将成为中国手机企业继续成长的新引擎。这一点,以华为、oppo为代表的优秀手机本土厂商看得尤为透彻,早在前几年,就已经开始着手布局海外。

据Canalys公司曾发布的报告称,在2016年,华为在欧洲、中东、非洲市场的出货量增长率高达70%,第三季度卖了1千万部,已经追上苹果。在南欧的意大利,市场份额达到27.3%,超过三星的24.7%,成为市场第一。

在其他欧洲国家,也迅速拉近了和三星的差距,比如在西班牙,两者份额差距就只剩下0.9%了。

除华为外,OPPO、vivo、金立等也大规模向东南亚、南亚市场扩张。根据德国市场调查公司GFK公布的数据,20106年,OPPO在印度8月的销售额环比增长16%,销售额首次超过苹果,成为当地第二大手机品牌,仅次于三星。

中国本土手机在海外取得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因素外,也离不开国家发展大战略的支持,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与深化,中国厂家开辟海外市场的势头可谓突飞猛进。

尽管如今中国手机本土厂商似乎“气吞万里如虎”的架势,但未来之路也将是“道阻且长”,因此,本土厂商对于海外市场,更要悉心了解当地的行业状况,不仅要潜心发展技术,也要选取恰当的宣传手段,毕竟“好酒也怕巷子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