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四个月两度收关注函,依米康就疫情对业绩影响态度现180度...

财联社

text

财联社(成都,记者 张海霞)讯 ,不久前刚宣称“疫情对公司不存在重大影响”,如今却又表示因新冠肺炎影响,公司一季度业绩同比大幅下滑,依米康(300249.SZ)一系列前后完全相悖的言辞难免让人有些看不懂。

4月13日,依米康再次收到关注函,短短四个月的时间,公司两度遭深交所关注,上次是因“广告风波”,这次因一季度业绩预告等,看似完全不一样的缘由后,实则均存在着“云里雾里”的表述,疑似误导投资者。

据业绩预告,因受疫情影响,公司部分客户未能达到复工条件,部分在建项目无法入场安装或施工,导致营收同比下滑约40%,净利润亏损3500-4000万元,去年同期盈利115.50万元。

而就在前不久,公司曾在互动易平台上回复投资者,称“疫情对公司不存在重大影响”。前后完全不一的表述与业绩预告,引起深交所强烈关注。交易所要求公司进一步说明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大幅下滑的原因,受疫情影响表述是否客观准确,经营业绩是否存在持续下滑的趋势,以及公司基本面是否发生变化等。

同时,依米康在业绩预告中披露了巨额在手订单数量,截止一季度末,公司在手订单预计18亿以上,其中“信息数据”领域订单预计13亿以上,并表示随着国家“新基建”战略推行,特别是国家对5G、大数据中心以及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加大投入,公司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手订单有望顺利推行。

记者注意到,这已不是公司第一次公布高额的订单数量。在2018年度、2019半年度以及2019年三季度、2019年度的业绩预告中,公司皆一边披露业绩预计下滑,一边又表明有超10亿元在手订单,对未来充满信心等。

但就相关订单的合同情况、具体内容、执行周期等,依米康却未提及。在此次关注函中,交易所要求公司结合合同、预计收入确认时点等说明在手订单对公司2020年度业绩影响,并说明相关在手订单是否顺利进行,以及公司在“新基建”、5G领域业务的具体开展情况,是否存在相关合同等。

另外,上述“5G”等热点题材等表述,是否存在炒作热点以配合股东减持情形也遭到询问。资料显示,公司股东上海亨升投资管理、高管黄建军及往前于今年3月28日披露减持计划,拟合集减持1.12%公司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12月份时,依米康因腾龙控股“200亿IDC机房总包服务”广告风波,致使公司深陷舆论漩涡,并遭交易所下发关注函。对于相关问题,上市公司一位工作人员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回应道:“请关注我们对关注函的回复,我们会在其中提供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