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8月收益率、发行量齐跌,净值化转型之下风险释放

财联社

text

银行理财产品在8月平均收益率走低的同时,发行量也在大幅下降。根据9月8日普益标准发布的监测数据报告显示,8月309家银行共发行了6593款银行理财产品(包括封闭式预期收益型、开放式预期收益型、净值型产品),发行银行减少15家,产品发行量减少422款。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为3.75%,较上期减少0.03百分点。

在理财新规的要求下,银行理财压降老产品和向净值化转型的过程中,波动难以避免。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潘光伟9月5日在2020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表示,2019年末影子银行规模较历史峰值压降16万亿元,银行理财业务按照规范的方向有序调整,呈现更稳健和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8月银行理财量价齐跌

根据标准普益数据,2020年8月理财产品发行机构的情况来看,总体发行数量减少422款,其中国有银行、股份行、城商行、农村金融机构均出现下降,数据分别为减少98款、83款、48款和194款。所有银行中仅外资行增加了1款产品,但外资行的发行总数较小,总数仅为148款,远低于其他银行。同时,非保本产品的发行量已超过保本,但外资行依然呈相反的趋势,保本理财92款大于非保本56款。

同时,全国29个省份的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则是环比下降;31个省份的非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则是环比下降。

面向个人投资者的存续的开放式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共521050款。其中,全开放式产品数量为455092款,较上期增加6811款;半开放式产品为65958款,较上期减少2769款。

从产品发行量来看,半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均低于全开放式预期收益产品。在售的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数量为29684款;其中,全开放式产品数量为19183款,较上月减少2208款;半开放式产品为10501款,较上月减少1096款。

从产品整体收益率来看,半开放式收益率均在3.71%以上,股份制商业银行收益率高达4.09%;全开放式产品收率表现则在3.70%以下,股份制商业银行收益率为3.69%。

本月,净值型产品期间收益率最高的产品为中国工商银行发行的“中国工商银行境外专项理财产品2019年第1期(SMGQ1930)”,期间年化收益率为159.59%。净值型产品期间波动性最高的产品为招商银行发行的“私人银行中证500指数增强3号理财计划(902002)”,期间波动性为452.26。

净值化转型波动难避免 但风险得到释放

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和发行量的下降无疑和银行理财的净值化转型有关。东方金诚报告认为,从资产端来看,随着银行净值化转型的持续推进,新发理财产品将以配置固收类产品为主,较难配置高收益的非标资产。

同时,考虑到银行存在一定揽储压力,短期内理财收益率下行速度或将放慢,大概率维持现有水平或呈小幅下行。长期来看,未来随着利率市场化和净值化转型的推进,银行理财收益率仍将进一步下降。

对于理财产品发行量的下降,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和标准调研显示,截至6月末,银行理财产品余额22.1万亿元,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约为13.2万亿元,同比增长67%,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53%,较资管新规发布时提高225%;银行系理财公司的存续理财产品均为净值型产品,余额合计约为2万亿元。

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潘光伟在9月5日举办的2020全球财富管理论坛演讲表示,银行按照政策要求,整治拆解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理财产品期限错配程度和杠杆率整体下降,来源于同业的资金规模和比例持续下降,刚性兑付、以钱炒钱、资金空转现象明显减少,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并逐步缓释。2019年末,影子银行规模较历史峰值压降16万亿元。今年上半年,同业理财较历史峰值减少90%,银行保本理财余额、嵌套投资的理财产品规模较资管新规发布时分别减少62%和31%。

从目前披露的理财子公司半年报来看,据财联社记者不完全统计,在去年开业的11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均已经实现了盈利,这11家理财子公司今年上半年共赚34.6亿元,其中,仅招商银行一家的净利润为15亿元,领跑银行理财子公司。

除了收益和发行规模的波动问题,理财子公司净值化转型的要求下如何做大权益类投资,以及自身的投研能力等,都是发展中的问题。

兴业研究分析师孔祥认为,银行理财子公司仍处于展业初期,业务模式尚在探索中。长期看,拉长负债久期、提升风险偏好,进一步成为全能型资产管理机构,将是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发展的基调。

光大证券分析师王一峰认为,资产新规实施以来整体银行理财规模变化较为平稳,但由于技术差异、存量产品结构、整体计划等因素,个体银行间规模变化差异较大。同时面对投研能力的问题,他表示在投研短板现实约束下,后续理财子公司将加强与其他资管机构合作来增强打雷资产配置及权益资产投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