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军情观察 | 印度欲加强地区安全合作框架,却为何不愿意与美联合巡航?

亚太日报

text

亚太日报评论员 凌霄云

据《印度教徒报》网站报道,近日印度海军参谋长苏尼尔·兰巴上将在首届果阿海事会议上表示,将积极探讨相关地区安全合作框架协议,以应对任何可能出现的安全威胁及海上恐怖攻击,但其又明确表示,只会与海上邻国一起进行协作巡逻和联合巡逻等行动,而不会和美国海军进行联合巡逻。

作为印度洋地区的最大军事强国,随着地区安全形势的不断变化和周边国家军事实力的不断增强,印度开始不断扩大其军事活动范围,并逐渐增强“东向战略”的实施力度,采取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种手段积极介入亚太地区争端,意图以此来实现印度的大国抱负,并平衡中国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力。而在这种情况下,印度却拒绝与美国实施联合巡航,究竟是为什么呢?

从公开媒体报道分析,美印两国联合巡航的想法最早出现于2015年12月,当时的印度国防部长马诺哈尔·帕里卡尔到美国夏威夷拜访美军高官时,美国就提出了希望与印度在南海进行联合巡航的意愿。2016年3月,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再次提出,要组建一个由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海军组成的非正式战略联盟,在亚太地区,尤其是南海进行所谓“维护航行自由”的联合行动,并使用了“大挂毯”一词描述美印之间的关系。6月,哈里斯在访问印度时又再次提出这种想法,并不无诗意地描述了这种可能性。他说:“在不太遥远的未来,当美国和印度合作维护所有国家的海上自由时,我们两国军舰结伴航行将成为整个印度洋-亚洲-太平洋水域司空见惯和大受欢迎的场面。”

但是,面对美国的邀请,印度方面的反映却并不积极,多次予以澄清和拒绝。例如,在哈里斯描述美印联合巡航可能性后的几天,印度国防部长马诺哈尔·帕里卡尔就公开进行了驳斥,表示印度不会参加联合巡逻。此次兰巴上将也明确表示,不会采取美印联合行动,“目前我们不会考虑和美国海军进行联合巡逻”。从原因来看,印度拒绝与美国在南海联合巡航,具有多方面的考虑因素。

首先,美印两国战略目标存在重大冲突。 印度是一个地区大国,具有强烈的世界大国情怀和抱负,并奉行不结盟政策,因此并不甘愿屈从于美国的意愿,成为美国的跟班。对于印度来说,“东进”政策是其大国战略的组成部分,目标是要不断拓展其在亚太地区的“利益范围”,而对于美国来说,相对于在其他地区的战略部署,美国在印度洋的军事存在一直相对薄弱,美国希望通过与印度加强军事合作,将印度变成其在南亚和印度洋地区的“代理人”,以构建全球战略布局中的“南亚支点”达到遏制中国并渗透印度洋的目的。

为此,近年来不断加强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军力部署,除频繁派出军用舰机进入相关海域进行高频度抵近军事侦察外,还一再诱压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等盟国或伙伴搞针对性极强的联合军演和联合巡航,以巩固其地区主导权。对此印度心知肚明,不愿也不会成为美国的“马前卒”。

其次,印度当前的海军实力不足以实施联合巡航。 作为印度洋地区的最大军事强国,印度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进行雄心勃勃的海军现代化建设,但由于受到国内经济发展和国防基础能力的限制,其进程发展并不顺利,绝大多数武器装备主要都是来自国外采购,不但更新难度大,而且还问题频发。

据公开媒体披露,印度海军虽然目前拥有138艘军舰,但大多已经老化过时,能够适合现代作战的水面舰艇仅有寥寥十余艘,这种实力在家门口印度洋还具有一定的作战能力,但要前出印度洋到更广袤的太平洋与美国实施联合巡航,只能说是捉襟见肘,根本无法满足要求。

最后,与美联合巡航具有一定的敏感性。 对印度而言,亚太地区不是其核心利益地区,充其量只是力量扩展地带。在这个区域,印度采取的策略一直是机会主义,即最大程度地获取利益而减少风险。而美国意图与印进行联合巡航,很大程度上是冲着中国而来。

如果印度答应联合巡航,则很有可能会被绑上美国“战车”,被拖入一场中美之间的冲突中,严重损害与中国的关系,这对印度没有任何好处,还会产生较大的风险。

总之,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印度对于介入亚太地区争端的手段和程度都保持着极大的克制,对于美国频频所提出的各种提议也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所谓美印“联合巡航”,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太可能会实现。


作者简介

凌霄云,亚太智库研究员,云南财经大学国际工商学院一带一路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法学博士,军事战略学博士后,主要研究国际战略与防务热点问题。

(来源:亚太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