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谷歌CEO:人工智能可能被邪恶势力利用

APD NEWS

text

亚太日报 彭子佳

在科技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日益融入生活的当下,其潜在风险也逐渐引发关注。谷歌前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这位在科技领域极具影响力的人物,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表达了对人工智能可能被恶意利用的深切担忧。施密特在 2001 - 2017 年担任谷歌高管,作为科技界的亿万富翁,他的观点引发广泛讨论。

施密特在《今日》节目中指出,相比大众日常关注的人工智能应用,他更担忧隐藏的极端风险。他认为,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朝鲜、伊朗甚至俄罗斯,都有利用和滥用人工智能技术制造生物武器的可能性。他以 9・11 事件为例,强调人工智能一旦被邪恶势力掌控,可能被用于制造 “恶意生物攻击”,造成严重后果。施密特表示:“我一直担心一些极端邪恶的人,会借助人工智能控制现代生活的关键部分,伤害无辜民众。”

基于这些担忧,施密特呼吁政府加强对开发人工智能模型的私营科技公司的监管。他强调,人工智能未来很大程度上依赖私营公司创新,所以让政府了解行业动态并关注技术发展很重要,人工智能领域需要合理监管。不过他也提醒,监管要把握好尺度,过度监管可能阻碍创新。施密特对美国前总统拜登离任前限制向多数国家出口用于先进人工智能系统的微芯片表示赞同,这一措施旨在减缓对手在人工智能研究方面的进展。但现任政府态度不明,唐纳德・特朗普有可能推翻这一决定,给人工智能发展增添不确定性。

在巴黎闭幕的人工智能行动峰会上,施密特再次谈及人工智能监管。美国和英国拒绝签署相关协议,美国副总统 JD・万斯称监管会 “扼杀一个新兴的变革性产业”,施密特对此表示认同。他指出,欧洲过度监管可能导致人工智能革命不在欧洲发生,在他看来,人工智能革命是自电力发明以来最重要的变革。

施密特还回顾了科技行业对人工智能认知的变化,15 年前大型科技公司对人工智能潜力认识不足,如今随着技术发展和应用场景拓展,情况已发生根本改变。他表示,科技领袖对自身工作影响力有清晰认知,但在价值判断上可能与政府存在差异。

除人工智能监管,施密特还对儿童使用智能手机表达看法。施密特曾在谷歌收购 Android 时担任首席执行官,如今 Android 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手机操作系统。他支持禁止手机进入学校,坦言自己曾对这一问题重视不够,现在愿意担责。他认为孩子使用智能手机并非完全不可,但要适度,应保护孩子免受网络不良影响。在社交媒体上,他支持对 16 岁以下儿童实施智能手机禁令,质疑对下一代进行无管控 “实验” 的做法。

不少活动人士指出手机易使人上瘾,“诱导儿童远离健康成长必需的活动”。澳大利亚议会通过法律,2024 年将禁止 16 岁以下儿童使用社交媒体,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强调保护儿童免受社交媒体 “危害” 的重要性。

医学杂志《柳叶刀》研究显示,学校禁止使用手机未改善学生行为和成绩,但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时间越长,在学习、社交等方面表现越差。施密特关于人工智能潜在风险和儿童使用智能手机的观点,引发社会对科技发展与社会影响的思考。

未来,如何平衡人工智能发展与风险规避、合理引导儿童使用智能手机,将成为社会持续关注和探讨的焦点。当然施密特的言论以及其隐含的立场也值得更深入的思考,结合谷歌之前的相关新闻,他的言论究竟是否是为谷歌的行为作铺垫?

注:本文为亚太日报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