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文县“女支书”追寻“土味茶香” 助农减缓市场依赖

中国新闻网

text

图为甘肃文县范坝镇山坡上种植的茶叶。 李亚龙 摄

中新网兰州3月26日电 (记者 魏建军 闫姣 李亚龙)“把嫩芽从茶树上采下来,通过‘土味’炮制炒出来,然后泡在杯里,又赋予其另一种新生。”在甘肃陇南文县范坝镇银厂村让水河农业有限公司制茶车间内,负责人高燕说,这种土味茶香,才能将大山里的“金叶”飘入千家万户。

高燕所说的“土味茶香”,并非延续传统手工作坊式的制茶技艺,而是借助先进机械设备,严把各道工序,尽量还原出“儿时的味道”,“就两个字——纯香!”高燕说,小时候跟着奶奶进山采茶,回家后手工炮制,经常“醉倒”在茶香弥漫的灶台旁。

时下,位于秦巴山区的甘肃陇南迎来春茶采茶季,作为甘肃唯一的茶叶产区,这里既是北方茶树生长的适宜区,也是生产有机茶的绝佳产地。在文县范坝镇,各类春茶吐翠,“印染”了整个山谷,茶农们也“全家总动员”忙着采“明前茶”。

图为茶农采“明前茶”。 魏建军 摄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四川广元一幼儿园任教的文县“茶三代”郭宁已经在家待了两个月,“难得有这么长时间陪家人,还赶上了采春茶。”郭宁说,趁这次机会好好帮帮家里,可惜“手有点慢”,一天只能采七八两。

“家里一年光种茶的收入就有近2万元。”茶农郭欣生说,以前种清茶,新品种茶叶产量和价格都比老茶提高了不少,这个时节地头采的嫩茶,能卖400块钱一斤,而且茶商经常来地头“等货”,当天清空,都是现款。

作为陇南茶叶的主产区之一,文县茶叶主要生长在海拔600-1560米之间的白水江自然保护区边缘地带的山地之中,为中国茶叶最北缘产区,云雾缭绕,漫射光多,是典型的“高山云雾茶”。

“茶乡”范坝镇,是甘肃省委统战部精准扶贫定点帮扶地。2019年,该部开展消费扶贫,号召机关干部购买帮扶乡村30多万元农产品,并与甘肃省工商联共同举办文县范坝镇消费扶贫茶叶推介展销会,销售茶叶20余万元。

甘肃省委统战部还组织甘肃浙江商会成员考察范坝镇茶叶产业,商讨添置茶叶加工设备、改进生产工艺。依托文县资源禀赋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并在范坝镇建设“陇上春”茶叶加工厂。

担任银厂村党支部书记的高燕告诉记者,在省委统战部的帮扶下,县上对老化的茶树进行了品种改良,并引进和推广“龙井43”“中茶108”和“中黄1号”等品种,种植、管护、采摘、炒茶等各环节从粗放转为精细化,实现规模生产。

图为高燕观察机器炒茶的温度和色泽。 魏建军 摄

不过,高燕也坦言,随着年轻人外出务工,山里的采茶人“老弱病残”较多,村里的制茶车间 ,解决了没法出远门的人大部分“口粮”问题,茶叶就近收购,“去年最多的一户卖了2万多块钱。”光采茶这一项收入,就达到了脱贫标准。

截至目前,文县茶园面积达8.8万亩,投产茶园6.7万亩,茶叶产量达58.9万公斤,产值达2.28亿元。在茶叶重点村,茶叶收入占农民收入的75%以上,占贫困户收入的60%以上。

范坝镇党委书记毛鹏表示,以前是小商贩来收购茶叶,现在有了茶叶加工厂,茶叶的价格行情,部分可以实现“自主掌握”。今年茶叶种植面积已经饱和,现在主要是提质增效。

近几年,陇南官方通过举办“茶旅节”等活动,搭建茶产品营销推介平台,推动产销衔接,拓宽流通渠道,通过展示“独一份、好中优、特别特”的茶叶产业,推介优势农特产品,展现生态陇南,助力脱贫攻坚。

“我之所以今天还留在这里,是因为奶奶,还有家乡的老人。”高燕说,兄弟姐妹都外出了,不愿意待在这。留在这,陪伴奶奶的同时,通过“扶贫车间”,减缓当地茶农对市场的依赖,让他们有稳定收入。

高燕说,虽然奶奶已经过世,但看到老人们过来卖茶时,她就会想起儿时和奶奶一起采茶、制茶、泡茶的温情。如今,在做茶的过程中,“我想尽量还原出记忆中很纯、很香、很甜的味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