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村民展示小番茄。 李爱平 摄
中新网赤峰12月26日电 题:订单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内蒙古小番茄引来“大市场”
中新网记者李爱平
“在冬季,这甜度达到9.8,没得说,口感也不错。”
25日下午,在品尝了70岁的黄雨和从暖棚中特意挑出的两串最光滑小番茄(俗称小柿子)后,来自北京天安公司、杭州多麦生鲜、广东芝麻地的采购商说,“第一年在暖棚中种这个,能达到这样技术可以了。”
黄雨和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长胜镇榆树林子村的村民,他所在村的大棚种植面积达到215亩,与他一起参与番茄种植的农户已超过百人。
由于是第一年在暖棚中种植,包括黄雨和在内的多数村民,当初在种植小番茄的时候,并没想到还未完全采摘,就能有采购商来此订购。
图为采购商测试黄雨和的番茄糖度。 李爱平 摄
“每个暖棚小番茄的收入能在5万元左右。”“从当前来看,我们种植的番茄价格比普通番茄高30%左右。”黄雨和说,“这一切与国家助农机构--中和农信签有订单有关,正是这一订单农业才保证了种出的小番茄有了销路。”
“目前,在当地推出的订单农业模式,其整个项目通过减少传统农资供应的中间环节,借助规模优势与品牌优势,链接上游厂商与下游农户,实现农户订单生产、节本增效、降低风险。”中和农信内蒙古自治区赤峰项目区经理高永利介绍说。
公开资料显示,作为综合助农服务机构,中和农信此前由中国扶贫基金会在贫困地区推广试点。2008年,该基金会组建中和农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已为全国600多万农户提供了助农服务。
当天,来自杭州的采购商董建说,“作为反季节蔬菜,这里的小番茄口感味道较其它地方要好,未来几天将从这里装车,发往杭州一些菜市场,让市民尝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食品。”
当地多个村民打趣说,“小番茄的收入,能让我们踏踏实实过个好年。”
此番参与对接采购的尹作丰是国家蔬菜产业科技联盟副理事长,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乡村振兴,重在产业。今年以来,这里的村民以番茄产业作为突破口,率先尝试订单农业模式,可以说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致富。”
“当前传统的农村经营模式迫切需要创新农业经营方式,而订单农业模式则能为农户打造一条从种子到肥料、从管理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尹作丰表示,如何打通农村服务最后一百米是乡村振兴中必须思考的问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