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將見證一體化重要里程碑

新華社

text

【亞太日報訊】(新華社記者張春曉 趙博超 林昊)第27屆東盟峰會定於18日至22日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舉行。在東盟成員國多年不懈努力下,以這次峰會為契機,東盟共同體有望於近期宣告成立。

分析人士認為,在這個承前啟後的節點,東盟將繼續致力於推動區域內經濟融合發展,提高民眾生活水準,同時克服發展不均衡、政治制度和宗教文化多樣性等因素帶來的挑戰。

成果斐然

東盟共同體以三大支柱為基礎,即東盟安全共同體、東盟經濟共同體和東盟社會文化共同體。其中,經濟共同體的建設難度相對較低,進展也最快。截至目前,《東盟經濟共同體藍圖》中列出的506項優先措施中,463項已經落實,完成率達到91.5%。

隨著各項措施落實,東盟區域內關稅水準大幅降低,非關稅壁壘也在逐步縮減,貿易便利程度和商品流通自由度顯著提升。泰國外交部提供的數據顯示,1993年到2013年,東盟內部平均關稅稅率從13%幾乎降至零。

經濟共同體的建設給東盟經濟注入了活力。1993年至2013年,東盟內部貿易年均增長10.5%。2014年,在全球經濟遭遇諸多挑戰的情況下,東盟經濟實現了4.4%的增長;吸引外國投資1362億美元,增長15.7%;東盟貿易總額共計2.53萬億美元。

經濟增長也極大提高了本區域6億多民眾的生活水準,到2030年,中產階層人數預計將佔東盟人口總數的65%。

泰國外交部副次長維塔瓦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表示,作為全球主要地區性組織之一,東盟的重要性已經得到了廣泛認可。很多國家希望與東盟建立良好的經濟關係,東盟與世界經濟的融合程度日益提高。

前景廣闊

為全面建成經濟共同體,東盟下一步將繼續推動服務貿易、投資和勞動力流動的自由化。隨著服務業在東盟多數經濟體的經濟總量中所佔比重增加,服務貿易自由化對於東盟生產力的提高和經濟增長會起到促進作用。

在經濟共同體框架下,東盟合作領域十分廣闊。例如,由於中小企業佔東盟企業總數的96%以上,東盟成員國合力發展中小企業的政策方向,將在創造就業、增加民眾收入和實現經濟可持續增長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亞洲開發銀行和國際勞工組織的一項聯合研究預計,到2025年,東盟經濟共同體可以創造1400萬個就業機會。而且,隨著更多關稅的減免,貿易和投資的增加,東盟經濟也有望保持穩定增長。

此外,通過基礎設施建設、跨境便利化等手段提高互聯互通水準,也有利於東盟各方進一步節約交易成本和時間。

泰國朱拉隆功大學安全和國際問題研究所資深研究員甲威認為,以泰國為例,東盟互聯互通項目的開展、南北和東西經濟走廊的連接、經濟一體化程度的提升,都有助於泰國成為區域貿易、投資、旅遊和物流樞紐。共同體建成後,泰國旅遊業有望迎來大幅增長。

挑戰仍存

東盟經濟共同體即將宣告建成,但這並不意味一體化進程的終結。各成員國還面臨著經濟發展水準參差不齊、區域法律法規不健全、非關稅貿易壁壘等挑戰。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胡逸山指出,東盟各國發展需求的不同是經濟共同體面臨的最主要挑戰,柬埔寨、緬甸、老撾和越南等發展相對滯後國家需要特別扶持,這樣才能縮小各成員國間的差距。

泰國法政大學教授楊保筠認為,雖然東盟各國都在朝著建立共同體的方向努力,但各自對共同體的訴求有所不同。經濟發展水準以及政治制度、民族、宗教、文化等方面也存在差異,這些因素都直接或間接地對一體化進程構成影響。

不過,在泰國外交部副次長維塔瓦看來,東盟的多樣性“不是障礙而是力量的源泉”。他表示,建設東盟共同體是一個共贏的過程,通過實施東盟一體化倡議工作計劃、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劃以及其他一些次區域倡議,有助於縮小差距,實現共同繁榮。

維塔瓦同時表示,加強互聯互通總體利大於弊,但也可能會對打擊非法移民、跨國犯罪和毒品等造成負面影響,應予以關注。此外,各成員國如何協調規章制度、如何凝聚力量同區域外國家或集團競爭,也是共同體建設面臨的重要挑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