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首日,你选择了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出行?防护装备是否齐全?你的公司是否又推行了错峰上班的政策?我们采访了3个人,听他们讲述上班第一天的故事。
开车:错峰出行避开堵车的早高峰
早上8点40,在上海西餐厅做公关的饭饭打开了自己的手机导航,“看到南北高架像根‘辣条’一样地泛着红光,我就立刻打消了现在出门的念头,真的不想凑热闹去高架上堵着。”
住在宝山的饭饭通常借助地铁出行,不过最近,车成了她的主要出行工具,“感觉会安全一些。”复工第一天,她要去位于外滩BFC的餐厅给自己的员工做与防疫相关的培训,“安全第一,再加上BFC附近也没有地铁站,开车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10点半,饭饭开车出门,16公里的路程花了25分钟,“跟前两周的路况差不多,错峰出行的话的确是可以避免堵车,但仅限于自由职业或者不用打卡的工作,如果公司规定具体的上班时间,可能还是会给要打卡上班的开车族带来一些困扰的。”
和以往的会议不同,这次的会议不仅大家全程戴着口罩,同时座与座之间的距离也相隔甚远,“之前我基本上天天都要追留守上海的员工的身体状况,还要盯着从外地回来的员工的情况,基本上天天要给街道写报告,”饭饭笑着说,“不过好消息是,我们餐厅的所有员工在防疫知识和实操方面都做得相当好,甚至比我掌握得知识还要丰富,也算是‘老怀安慰’了。”
2个小时之后,开完会的饭饭从BFC的停车场出发,准备回家。“这里竟然没有专门的测温工作,这点就不如我们小区,”饭饭说,“我们那里还是看管得很严格,开车进小区是一定要摇车窗测温的。”
早高峰之后的南北高架相当顺畅,一路开会小区也不过30分钟,可就在小区门口,饭饭被拦了下来,“体温不过关。”饭饭无奈地说。由于今天温度较高,再加上车里开了空调,饭饭的体温也比正常温度高了不少,“测下来要38.4℃了,别说我担心,测温的保安都吓了一大跳,立刻让我下车冷静一下。”幸运的是,过了大概5分钟左右,她的体温就降到了正常值,“还好还好,否则回不了家也是有点惨,希望疫情快点过去,大家可以回归正常生活。”
骑车:虽然有点冷,但保证安全是第一位的
早上9点钟,住在上海中山北路的程洁站在路边,从包里拿出了酒精棉片,开始擦拭刚刚扫好的共享单车的握手,“握手处的细菌非常多,而且公共卫生专家也建议大家在使用之前对一些重点部位进行消毒,虽然我带着手套,但是有备无患总归好的。”
骑车上班,成了不少住的离公司比较近的职场人士的主流选择。
程洁的公司在静安寺附近,离家大约5公里的样子,平时上班大多坐公交车,偶尔会打车,“现在打车也不是很容易,公交车的话会担心人比较多,还好今天天不冷,我就想着骑车去公司,反正也挺近的。”
从程洁家里去公司,要翻过一座武宁路桥,“有点累,毕竟最近这段时间大家都缺少锻炼,可能再骑几天就好了。”为了应对将近要30分钟的骑行,程洁可说是做了充足的装备,防寒的帽子、放风的护目镜、一次性医用口罩外加两副手套,“一副手套保暖,还有一副手套是一次性的医用手套,等到上班的时候就可以派用场了。”
“很多人说买不到口罩,这个问题对我来说倒还好,因为我本身就是过敏体质,到了花粉多的时候就很容易敏感,因此平时也会比较注意囤一些口罩,不过护目镜和一次性手套是新买的,平时你说谁会用到这些呢?对吧?”大概40分钟之后,程洁到了公司附近,按规定把车停在了规定位置之后,往公司走去,“我们本来9点上班的,公司现在说早上尽量错峰,就把时间改到了10点,这样就算是开车上班的人,也可以避开一些高峰时刻,下班的话会比以往提前2个小时,如果没有一定要完成的事情,下午4点就可以走了。”
背着包拿着饭盒的程洁说,自己打算4点半左右下班,“万一有什么突发状况,还可以应对一下,特殊时期大家互相关照一下,总会过去的。”
乘地铁:人人戴口罩,测温很严格
早上7点20分,在北京金融行业工作的万宏从家里出发。和往常不一样的是,今天的地铁农大南站要比平时空了不少,“本来我上车的这站就不算是大站,之前基本上每次都能顺利上车。虽然不是很拥挤,但毕竟是早高峰,想要坐下来还是不可能的。”
为了应对返京复工客流,北京的公交、地铁公司等均制定了预案,通过加大发车频次、限制客流高峰、加强站车消毒等方式,控制病毒传播。
16号线换4号线,4号线再换10号线,万宏前往公司的时间约在50分钟左右,“地铁上人人都戴着口罩,而且进站前还有测温,”万宏说,“工作人员执行起来也是挺严格的,不过没有耽误很多时间,还是在8点半打卡前到达公司了。”
“我也想打车上班,但是成本实在太高了,觉得开车会是比较好的方式,遗憾的是我不会开车,”万宏说,“不过在北京开车上班,也可能是在车上办公吧?”
复工之前,万宏的公司其实已经开始了在家办公的模式,“其实我们这个工种,只要有电脑就可以工作了,从内心来说,我还真的是很想继续在家办公,一来时间比较自由,二来的话,也可以规避一些可能的风险吧,做好自己,不给大家添麻烦可能是最近这段时间,每个人的共识了吧。”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