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义诊活动中,村民们正在就诊。 瑙甘塔拉 摄
中新网呼和浩特2月10日电 题: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中国北疆土默川平原探索“政企村”三方共建
作者 奥蓝 乌娅娜
“太好了,这么多人来瞧我!我在外地打工的两个闺女都还没回来,正觉得有些凄凉咧。”患有高血压等疾病、独自一人生活的李果荣今年65岁,看到一屋子人乐得合不拢嘴。“以前苦的时候真觉得日子过得没意思,有饺子就算过年。而如今,天天都像过年。”
“好!这些年的帮扶政策真得特别好。”同村的张二计大爷拎着两箱牛奶一脸喜气洋洋。
图为临近春节,朝号村的村民家中贴上了春联。 瑙甘塔拉 摄
“你们能来我太高兴了。如今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帮忙办实事,也给我们讲政策,特别好!”86岁的老党员周占华坐在慰问品中说道。
临近春节,位于内蒙古土默川平原上的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善岱镇朝号村到处弥漫着过年的气氛,家家都在贴春联、备年货。一天前,内蒙古党委统战部信息中心党支部、伊利集团原奶业务党支部联合朝号村党支部,再一次为村民们送去温暖,带去的春联、牛奶、防疫用品也为临近春节的朝号村再添一份喜气。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这次送温暖活动,只是当地“政企村”三方共建项目中的一个小彩蛋。
目前,我国“三农”工作重心正在进行历史性转移:从脱贫攻坚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21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也是两大历史性任务的交棒之年。
在之前热播的扶贫大剧《山海情》中,闽宁村在村党支部,宁夏、福建政府,福建龙头企业等多方努力下,一步一步脱贫致富。而在内蒙古土默川平原上,如今也在进行着这样“政企村”三方共建的探索。
2020年9月,为了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由内蒙古党委统战部联合伊利集团和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政府签订协议,每方选派10个党支部,就产业带动、健康关怀、技术指导、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打造党建品牌等方面开展活动,首个项目期3年。
图为义诊活动中,村民们正在排队候医。 瑙甘塔拉 摄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每个村子的情况都不一样,有的村有集体经济,有的种蘑菇,有的养牛……”内蒙古党委统战部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刘丽梅告诉记者,前期曾组织多次走访调研,目的就是为了搞清从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村子要怎么发展、怎么振兴。“基层缺人才、智力资源。而我们在开展统战工作中,有大把的人才资源。”
“我们之前还曾邀请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来村里义诊,当时村民们都高兴坏了,排着队地瞧病。”内蒙古党委统战部信息中心党支部书记敖满斌介绍说,当时共有中医科、皮肤科、普外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眼科的6位专家现场坐诊,免费发放数万元药品,200多位村民受益。“未来这样的活动我们还会继续搞下去。”
“再比如我们牵线搭桥,让民主党派的专家学者、农牧学院的专家为他们提供指导。”刘丽梅谈及未来也颇为振奋。在她看来,这正是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个很好的融合点。
图为临近春节,村民刚刚领到慰问品,满脸高兴。 瑙甘塔拉 摄
“产业扶持是一种长期的合作模式,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让贫困户永久脱贫,不返贫。”在提到“三方共建”模式中的龙头企业作用时,伊利集团原奶业务党支部书记梳理说,“从产业链带动扶贫,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同时也提供一些种养殖的技术服务和培训等。”
“以养殖优势带动脱贫致富,以产业配置带动经济发展,以民主管理带动‘三务公开’,带领村民在乡村振兴经济、建设美丽乡村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在朝号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赵军卯看来,如今正是朝号村发展的一次契机。
据悉,伊利集团和土默特左旗一直保持长期合作,带动村民种植优质高产的玉米青贮。采取订单式种植,同时,还给种植户提供每吨优质玉米青贮20元的补贴,这样种植户的收益就更多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机关干部们也可以深入到企业中,深入到田间地头,多交一些朋友、接一接地气、带动大家共同学习。”刘丽梅感慨道。
据统计,截至目前,当地已通过“三方共建”举办过多次联合主题党日活动、观摩学习,党员干部结交农民和企业朋友200余人,协调捐物价值10万余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