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太平洋舰队梳理建设成果

中国国防报

text

前不久,俄太平洋舰队在成立289周年纪念活动期间向外界发布近年来的建设成果,就部队战备、军事外交和装备发展等情况进行详细介绍。

“处于近年最佳状态”

俄太平洋舰队司令阿瓦基扬茨表示,经过一系列制度改革和力量结构调整,太平洋舰队正“处于近年最佳状态”。特别是自2017年以来,已连续3年当选“俄海军年度作战训练工作最佳舰队”,2019年累计获得19面俄海军司令部流动锦旗。

2019年以来,太平洋舰队在作战训练中创下“多个首次”,主要包括探索“无人机+小舰编队”的灵活作战模式——3艘导弹快艇组成的海上打击编队,首次根据“海雕”无人机提供的目标指示,完成对假想敌水面目标的联合精确打击。此外,实践了岸防导弹兵运用新战法。岸防导弹兵使用“棱堡”导弹瞄准楚科奇海域的水面靶标,导弹在陆地上完成大部分飞行后击中海上目标。

海军航空兵成为近年来太平洋舰队能力跃升的“助推剂”,其装备的米格-31截击机在“雷霆2019”战略核力量演习中,实弹拦截从图-95MC战略轰炸机上发射的巡航导弹,在俄海军历史上尚属首次。俄媒体称,米格-31已具备“远距离震慑对手的能力”。

与米格-31等新一代战机开创纪录相呼应,另一款经典的俄式战机卡-29武装运输直升机也成为太平洋舰队“倚海制陆”的利器。在今年初该舰队海军陆战旅考核演习中,卡-29使用航空火箭弹对沿岸目标实施高效打击,为两栖部队提供登陆火力支援,这在该舰队历史上也是首次。此外,卡-27PL舰载直升机也实践了对柴电潜艇发动鱼雷攻击的创新战法。

战备训练“从未停歇”

阿瓦基扬茨表示,按照国防部指示,太平洋舰队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仍确保战备训练“从未停歇”。以舰船远海训练和参加国际海事活动为例,虽然计划有所调整,但均稳步推进。其中,由最新型护卫舰“响亮”号和“完美”号,以及多艘补给舰组成的编队,正在太平洋海域遂行远洋部署任务,航训时间已超过1个月;“格洛瓦尼元帅”号水文测量船30年来首访澳大利亚汤斯维尔港,还计划前往南极洲进行海洋科考;印度尼西亚海军代表团对符拉迪沃斯托克进行访问,与太平洋舰队就双边联合演习具体规划达成一致;两批大型驱逐舰编队依令在西太平洋海域投入战斗值班。

在战斗力提升方面,兵力远距离投送和远火打击是近两年来太平洋舰队建设的重点。2019年,舰队专门组织驻滨海地区和堪察加半岛的两支海军陆战旅实施大规模旅级对抗演习,其间通过海空立体输送方式向3000千米外区域快速派遣了4000名陆战队员和700多套/件作战装备,未来还将进一步延长输送距离、扩大兵力投送规模。

同时,根据年度战备计划,3月底至4月中旬,太平洋舰队组织40多艘舰艇在日本海北部至鄂霍次克海一线举行大规模演习。舰队海军航空兵3月两次组织图-142M3远程反潜机赴太平洋和北冰洋空域参加飞行训练,活动时长均超过12小时,飞行距离逾8000千米。

新式装备加速列装

阿瓦基扬茨还介绍了部分升级和新入役装备“快速融入舰队作战体系”的情况。其中,“完美”号和“响亮”号服役仅1年多就具备“完全作战能力”;“勇士-D” 无人深潜器今年实现了在马里亚纳海沟底部的深水下潜,创下该类型深潜器下潜深度纪录;“沙波什尼科夫海军元帅”号大型反潜舰完成维修升级,将具备高精度巡航导弹远程打击能力;949A型核潜艇结束升级和换装后,将进一步强化舰队潜艇部队的作战能力。

此外,经过近年来持续的信息采集,太平洋舰队水文测量人员已完成地区海洋水文、磁场状况的数据校对工作,为海洋战场建设积攒了丰富经验。包括新一代扫雷舰、“猛禽”反破坏艇、大型海上拖船等大量保障船只的入役,也为舰队远海行动和遂行多样化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俄媒体称,在“小、快、灵”式分布部署概念牵引下,太平洋舰队未来两年将装备至少7艘新型轻型护卫舰和6艘636.3型柴电潜艇,它们可搭载“口径”巡航导弹、“纸包”反潜系统等先进武器,将推动太平洋舰队战力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