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专家、北京市社区卫生首席专家吴浩谈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 新发地传播链病例还有两周“扫尾期”**
从个人的角度来讲,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活方式也要改变,要更多关注个人的卫生习惯,这是未来应对传染病首要的、成本最低的手段。再就是公民意识,如果出现症状,要遵循相关的指引报告,而不是瞒报,这是最基本的。
新京报讯 北京疫情目前处于什么样的阶段?新京报记者近日对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专家、北京市社区卫生首席专家吴浩进行专访。他表示,目前,以新发地为传播途径的疫情传播链基本阻断。与新发地“第一代病例”密切接触者还要再观察14天,看他们是否在此期间发病,即还有两周的“扫尾期”。
以新发地为传播途径的疫情传播链基本阻断
新京报:和上周相比,本周新增确诊病例呈现了下降的趋势,有观点认为北京疫情已经控制住了。你认为当前北京疫情处于何种阶段?如何判断未来走势?
吴浩:目前疫情处于平稳期的过渡,发病的病人绝大多数都在我们控制的范围之内。针对新冠肺炎疫情传染病的周期来看,绝大多数人是在14天之内发病。我们对相关人群进行核酸检测的应检尽检,尽可能把潜在病人都找出来。
我们除了要关注确诊病例,还要关注无症状感染者,把这两个数字加起来。这几天,数字实际上都是在下降的。总的来讲,现在进入平稳向好的局面,但仍要保持高度警惕。
从疫情管控以及数据来看,以新发地为传播途径的疫情传播链基本阻断。这周是与新发地相关的“第一代病例”发现的关键时期和确诊时期,因为锁定新发地已经快两周了。新发地“第一代病例”的密接者也正在进行快速隔离和筛查,这类人群需要再观察14天,大概到7月初。他们中有人可能在未来两周内发病,我认为这两周是针对新发地传播链病例扫尾期的过程。
目前,一些低风险地区采取了核酸检测混检模式,要注意发现一些低风险地区是否存在潜在风险。另外有些人可能与新发地疫情疑似病例有相关性,做了核酸检测,要观察这类人群是否有发病的可能。
还要注意其他社会散在病例的发生,每个城市都可能不时有散发病例发现,所以要思考如何落实因地制宜的常态化防控。
新京报:近日,北京出现了极个别的和新发地没有关联的病例,公众可能会有一点紧张。大家应该如何理性看待这种情况?
吴浩:我们只能说根据现在的证据,这类病例和新发地没有关联,但是到底有没有关联,还需要进一步的流调。即使没有关联,这类病例我们及时发现了,然后把他周边的密接者和次密接者找出来,进行防控,及时“扑灭”,也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任何的病例,我们不是单纯把病例找出来,而是要从根源上找到为什么出现。
常态化防控 大数据应该更加精准且共享
新京报:在疫苗和药物研制出来以前,我们要一直处于常态化防控的阶段。从城市管理、个人防护等角度,还有哪些方面可以加强?
吴浩:将来城市规划等方面要考虑到和传染病防治相关联,比如现在说的社区中心建发热哨点,其实也是弥补公共卫生的防控短板。再比如体育场馆是否要建一些负压的,“战时”能改造成方舱医院,包括房屋的通风问题等,都要在城市规划中予以考虑。
从个人的角度来讲,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活方式也要改变,要更多关注个人的卫生习惯,这是未来应对传染病首要的、成本最低的手段。再就是公民意识,如果出现症状,要遵循相关的指引报告,而不是瞒报,这是最基本的。健康素养的培养和公民道德素养的培养,都是我们长期要做的事情。
新京报:在常态化防控的过程当中,大数据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它还有哪些方面可以提升?
吴浩:高质量的大数据才有用,未来从质量上来说,数据要更加精准。比如有些网友就反映,只是开车途经新发地就被要求检测。下一步需要改进,需要更加精准的数据发挥作用。同时,大家关注的“个人隐私保护”也需要协同来解决。
再就是数据的共享,比如做核酸登记的时候,以前要填写纸质信息表,现在可以通过小程序提前把信息录入生成条码。下一步,我们是不是可以在核酸检测现场有个扫码机器录入信息?也同时可以扫核酸试剂试管码,通过物联网把信息串起来,只要检测结果一出来,第一时间告诉你。既可以保护个人隐私,电子结果也能被公认,不用再拿着纸质报告,这样就便利了。
各地借鉴防控经验因地制宜 而非简单“抄作业”
新京报:武汉疫情初期,由你带队的社区防控专家组在当地梳理了一些问题,并提出封闭小区的建议。此次,你是否也到新发地附近小区进行调研?分享了哪些经验?
吴浩:6月13日我就去了新发地,针对当地的情况,也分享了武汉一些经验。我们为了迅速切断传播链,保护易感人群,希望所有的居民呆在家里。生活物资保障是通过政府组织社区干部和志愿者协助保供。
所以排在首位的是要确保物资供给。另外,还有开通心理咨询热线,保障特殊人群的就医、老弱人群的生活照料等。这些都是提前吸取武汉的教训,利用了武汉的经验和策略。
新京报:未来常态化防控中,各地可能出现一些散发病例,北京的应急响应和防控措施是否有参考价值?各地要如何借鉴“以往的经验”?
吴浩:每个城市的条件和情况不一样,比如有人说,这次北京“抄武汉作业”就可以了,但我们没有把所有的社区进行封控,更多利用大数据、核酸筛查等去做。
武汉当时封闭小区是针对特殊的情况。北京采取分区分类管理,对生活生产影响相对小。所以各地都不是在“抄作业”,而是在相互借鉴,找到一个适合于自己城市的、因地制宜的方法是最好的,这也是尊重科学规律的表现。
低风险人群若无必要不建议做核酸检测
新京报:目前,核酸采样检测是否已经覆盖了重点人群?下一步重点在哪里?
吴浩:从现在每天的检测量和我们接到的任务量来讲,应该说重点人群已经全部应检尽检完了。目前,检测人群正在扩大化,包括餐饮、快递等跟人打交道比较密切的服务行业,把这些纳入检测的范围。
如果有散在病例的发生,不在控制范围内病例的发生,那就要随检尽检,随时发现随时检测。
新京报:还有一些低风险人群看到很多朋友晒出了阴性的检测结果,也在考虑自己是否需要检测,你觉得有必要吗?
吴浩:低风险人群如果不出差,没有其他需求且没有任何症状的话,我建议现在不要去检测。这段时间各个地方核酸检测量非常大,检测人员过多会造成医务人员疲劳作战。长期如此的话,一定会影响采样质量。
新京报:曾经去往新发地等高风险场所的人群已经陆续做完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的人员仍在居家观察。呈阴性是否意味绝对安全?他们和家人一起生活需要注意什么?
吴浩:核酸检测相对是比较精准的,但它不是绝对的,会有一些假阴性的情况。一方面,病毒是有潜伏期的,另外,运输环节、采样浓度不够等,也可能造成假阴性。
所以这类人群核酸检测呈阴性只是相对的安全,仍然需要居家隔离。有条件的话,他们应该和家人分卧室居住、分餐制,保持和家人的社交距离,度过这14天。在居住环境上,尽量选择在下风口。洗漱用品要分开,个人生活卫生等都是要注意的。
每个城市都可能不时有散发病例发现,所以要思考如何落实因地制宜的常态化防控。——吴浩
新京报记者 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