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我圍繞“一帶一路”講三個問題,主要是認識上的問題。
第一,“一帶一路”是個大思路、大戰略。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是黨中央、國務院根據全球形勢的深刻變化,統籌國內國外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過去中國制定過很多的發展戰略,都是基于國內的經濟發展戰略區域布局制定的,而這次“一帶一路”的戰略是首個超出國內,用世界眼光來制定的中國的發展戰略。
這個戰略的提出,是全球經濟一體化進入國際化大背景下,中國經過三十幾年的改革開放,經濟取得巨大發展之后提出的更高層次的開放,是這樣一個新的形勢下改革發展的自然延伸。“一帶一路”所涉及的地域十分廣泛,不僅和國內的區域廣泛聯系,整個的對外輻射也是發散型的,基本涉及到中國周邊所有國家,這些沿路國家,尤其是中國往西,西亞、中亞和西南亞來看,很多國家確實是處在待開發的狀態,這樣一個戰略尋求一種高水平的經貿合作與共贏,尋求國際的大循環,確實是一個很好的思路。
第二,“一帶一路”的實施實際上有相當的難度。在國內政令統一的情況下,實施好一項完整的戰略其實很多時候也是有難度的,會遇到各種政策、經濟周期、資源以及和戰略相關的部門、地區、經濟實體等各個方面的制約。何況“一帶一路”的戰略不單是在中國國內,還推廣到相關國家,涉及到的國家有80多個,各國政體不同、經濟利益不同,同一個國家的不同政治派別想法、訴求也不一樣。
面對這樣一個情況,我們怎么辦?首先要明確定位,要找準利益相關方,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有效溝通,發現和發掘當中最大的商業價值,尋求最大的公約數,這是一個根本。
我們對“一帶一路”戰略要有艱苦的思想準備,它將是一個長期實施和發展的過程,切忌急于求成和一哄而起。要有周密的計劃、方案,具體能真正落實到項目上,至少要做好幾個層面的事情:一,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建設,尤其是往西,現在的基礎設施很多方面水平很低。二,提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水平。三,大力拓展產業投資,促進相關國家的產業融合。四,深化能源資源領域的合作。五,拓寬金融合作領域。六,企業積極拓展創新走出去的方式。
第三,防范風險。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國早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外貿貿易體,中國制造成為全球重要的概念。同時,隨著巨額貿易順差的積累以及國際資本的流動,中國也成為世界最大的外匯儲備國。這些年來,中國在中亞、西亞、南亞、東北亞、非洲、拉丁美洲等地的投資是極為普遍的,在取得巨大建設成就的同時,一些項目存在的風險隱患也不容忽視,應該高度重視。
可行性研究和風險評估是極其重要的,且比國內的項目評估更難、更復雜。“一帶一路”戰略具有全球眼光,實施起來并不會一帆風順,大家要有思想準備,把各項工作做好,保證“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好、落實好,這對中國“十三五”規劃其實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根據于學軍“2015鳳凰財經峰會”上的發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