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江苏高邮人郭振涛被划分到上海市虹口区临平路邮局做投递,主要负责虹镇老街包括天宝路、泾东路、新港路还有临平路一带投递的工作。刚进入这片区域的时候,他感觉自己穿越了,“想不到这个也是上海,因为这里很多地方连我们老家都不如,想象不出是上海。上海还有这样的地方。”每一个新来的投递员都是在师傅的带领下,挨家挨户地去了解情况,从哪里进从哪里出,一个星期还未必能搞得清楚。明明也都挂着门牌号,但私房的号码就不一定是按着数字来,1号后面接的未必是2号,在这一片穿街走巷,想要顺利投递信件全得靠自己的脚力慢慢摸索,直到现在在仍未拆迁完毕的地区工作依然是这样。由于历史的原因,虹镇老街的老居民们多来自江苏北部地区,郭振涛在这里得到了同乡们的不少帮助和指引。但时间不断向前推进,这片区域的搬迁速度也在加快,“只有一两年时间,基本上百分之八九十已经搬得差不多了。很多人家,昨天可能还在这,你今天去送,他就搬走了。”
但对于邮递员工作来说,高楼拔地而起,周围的私搭乱建减少,不用再在狭窄的巷道里穿行,确实对他们工作的提供了不少的便利,而对他个人来说,未来还是希望回到自己出生的城市,和家人在一起,有亲人就不再孤单。
虹镇老街近沙泾港的张桥社区还保留着一片尚未旧改动迁的棚户房。 澎湃新闻记者 张呈君 图
时间:2018年4月18日
地点:上海虹口区临平路邮局
澎湃新闻: 介绍一下您在这边的工作情况?
郭振涛: 我今年40岁,江苏高邮人,在上海市临平路邮局工作已经12年了。日常就是早上五六点钟到邮局来进行信件分拣,把自己那块区域的挑出来。挑出来以后,按你的投递路线把它排好,排好再处理报刊书籍,正常在单位忙完要到10点钟左右出去。出去投递三四个小时,到中午忙的时候可能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下午邮件报籍又来一批,然后出去再跑一趟三个小时,差不多能结束工作。一天是也很忙的。
以前是我们信件量是非常多的,包括电信、电话帐单,还有移动、联通、正常银行帐单都很多,现在相对量比较少多了,不少账单电子化,所以投递量就比以前少多了。报纸么,以前一般小区基本300份正常的,现在也就100多份,少很多了。这个不是突然就少了,一年一年的,逐渐在减少。
2018年7月,郭振涛在邮局内分拣报纸和信件。 张洪斌 图
澎湃新闻: 跟我们介绍一下您工作的这片区域的情况?
郭振涛:那时候刚来上海,在我心里,上海的样子肯定是马路很宽,看上去很整洁,高楼大厦很高。但进了工作片区,我真的就觉得是穿越了,你想象不出上海还有这样的地方。最窄的路应该就是一个人正好走路,连车子都肯定过不过去的。窄还只是一方面,关键是这个弄堂里面太难找了。
我们刚来的时候,都有师父带的。基本上带你一个星期,你搞不清楚,在哪里进去的,可能还在哪里出来。哪家是哪家肯定搞不清楚的,因为它私房本来有门牌号的,但不按规矩来,1号后面不一定就是2号,师父都要一天天的教你,不行就是自己拿信出去摸,慢慢摸,摸着有的私房看见牌子或者是人了。时间一长,倒还是能找到一定的规律的,一直到现在都这样。
2018年7月,郭振涛在张桥区域投递。 张洪斌 图
澎湃新闻: 您来描述下棚户区里面具体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郭振涛: 最早的时候,应该是私房多,那个时候基本是公房很少很少的。我一直都在私房这块投递。私房就是居民自己搭建出来的,哪里空了,他哪里搭一块出来。原来路是宽的,你搭一块,他搭一块,慢慢路就越来越小,变成私房了。特别遇到阴雨天,外面雨下小,里面反而下得大。公房相对而言,他不会乱搭,正规一点,投递员也好投递一点。
我们刚进来时候邮局配的都是自行车,现在的电瓶车换了也没几天,就是前年还是去年刚换的,以前都是自行车。也没人教,就是熟能生巧。关键还是靠刹车。你看到我们有时候骑得飞快,全靠这个刹车灵,刹车不灵还是不行的。我们正常在里面走,碰倒没碰到过。但也有居民有意思,她就是不让你,还会说,他们水平很高的,不需要让他们。
2018年7月,郭振涛的投递范围包括棚户区及周边高档住宅区。 张洪斌 图
澎湃新闻: 所以周围居民们对你们还是很信任的?
郭振涛: 对,还是很信任的。这里还是苏北人比较多,我也来自苏北地区。碰到家乡人总会一种亲切感。在投递上面,他们对我有一定的帮助。还有这些居民一般都是岁数大的老阿姨,平时也会特别关照我,问问嘴渴不渴,肚子饿不饿。如果是下雨天,雨衣没带,还会问问需不需要帮忙,总归特别亲切。
一般在上海的很多老阿姨,跟自己的孩子就分开住的。有时候他们像需要帮助什么的,我们都会凭自己能力,能帮就帮一点,比如寄东西、缴费什么的。时间长了,也就谈得来一点。像过年了,你送到那边,她总会拿点水果,拿点什么东西要问候一下。
人情味是有的,但遇到事情还是有翻脸不认的时候。比如说下大雨的时候,邮局帮我们准备了雨具和防淋湿的各种装备,但进进出出难免会有湿掉的。报纸湿掉了,包裹湿掉了,你送过去,人家就是心里不大高兴。他可能不关心你邮递员,你衣服全部湿掉了,他不关心这个,他可能关心他报纸有没有湿掉。这个对我们来说,心里也不是滋味。但是再反过来想一想,对于用户来说,人家是花钱订了东西,湿掉了,人家确实也不开心。但是,很多事情大家要多理解,互相理解吧,互相包容。
相比起来,人情确实棚户区比较好一点。现在高楼大厦,很多人家你是看不到的,碰不到人的。不像老街里面,老阿姨就是你天天可以碰到的,大家经常打招呼的还是有一定感情的。当面交到人家手里,心里好像有一种成就感。
2018年7月,郭振涛的日常投递工作。 张洪斌 图
澎湃新闻: 那这片区域会像别人说的那样危险,会遇到流氓什么的吗?
郭振涛: 在我送的这期间,还真的没有发生过。也听同事曾经说到过,电瓶被拿走,整个邮包都被抢走。在虹镇老街投递了12年,给我的印象还是脏,而且又乱。生活条件很差,还有一个是,路是越来越窄。私搭乱建是挺严重的,有一块空地,肯定不会让它空着,不断会被侵占,还有就是马桶到处放。
澎湃新闻: 随着拆迁不断加快,会不会有一些投递不出去的情况?
郭振涛: 不光现在,几年前的,拆了几年了,信还往这边寄。因为正常来讲,像有的人家他如果觉得有重要的东西,他肯定是自己来,办一个更改地址手续的。不来的,如果上面有电话了,我们都是和他联系,你的东西重要不重要,你自己想要不想要,再看他本人来还是转寄过去。
我觉得这个地区拆迁蛮快的。因为他这个拆迁就是到前年还是去年,才一两年的事情,基本上像包括张桥路这边,80%、90%几乎全部都拆光了,很多人家,昨天可能还在这,你今天去送去,他就搬走了。
2018年7月,现在依然会有信件需要做退件处理。 张洪斌 图
澎湃新闻: 你现在会送周边小区吗?将来有计划留在这里吗?
郭振涛: 送送送,但送到一个小区下面门牌就可以了。那边正常一个卫生间吧,几个平方,那你不吃不喝,两年要吧。十万块钱一个平方,十万块钱一个平方,等于两年不吃不喝买一个平方。我不准备一直在上海待着。在上海待着,必须有一房嘛,这个最基本的吧,像我们四五千块钱,买房那是不可能的,对不对。我小孩他今年已经高三了,高考结束估计我也回家了。我倒希望他不要来上海,因为上海压力太大了。别的不说,就他的房租,就有得受了。到二线城市,相对房价稍低一点,他到时候结婚了,买房总归自己压力没那么大。或者就业压力也比较小一点,上海毕竟是大城市、大都市,各方面人才,高等的人才更多,像他这如果一般的大学毕业,肯定是没那么大的竞争力。我在上海有十多年了吧,我也不想让他跟我一样,到时候各奔东西。在二三线城市能买房,至少能够一家人能够待在一起。不需要相思苦吧。
2018年7月,上海市虹口区临平路邮局外。 张洪斌 图
郭振涛在虹镇老街工作的这12年,也是这个街区变化最大的一段时期。周边的高楼如笋般不断拔地而起,“确实路更宽了,看起来更美丽、干净了,更加整洁了,越来越像上海了。”而他也会为了孩子,回到家乡继续为了团圆的梦想打拼。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