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深101—1”是克深气田79口生产井之一;该气田已累计向西气东输供气超487亿立方米。图为塔里木油田工作人员巡检“克深101—1”井。 蒋俐 摄
中新网新疆库车2月11日电 (胡嘉琛 蒋俐)在海拔近2000米的山顶,有一口“井”。王卫彬数过,到达这口“井”的山路要盘旋33道弯。“在这基本见不到人,称它比‘山路18弯’还要弯,也是苦中作乐了。”
这口“井”名为“克深101—1”,于今年1月1日投产,日产天然气75万立方米,是塔里木油田“西气东输”气源高产井之一。王卫彬的任务就是监测它稳定运行。
“这口井位于南天山复杂的山地中,山地中气温很低,加上新井杂质多,设备容易产生冻堵,所以投产初期必须每日进行巡检。”王卫彬说。
“检查管线、阀门、仪表等等,看似简单的检查登记,是很必要的细致工作。”王卫彬说,巡检内容共4大类,过程需要1小时左右。气井离作业区直线距离15公里左右,开车得花40分钟。
前些日子,最让王卫彬担心的事发生了。通过液控显示屏,王卫彬观察到井的压力数据涨高。他立即驱车赶到现场查看,“甲醇泵出问题了,要赶紧抢修。”
修泵的同时,他不得不反复摘下眼镜擦镜片,“一呼气就起雾。”起初,他是匆忙用手擦;后来手上沾满了泵的油污,他就凑合在衣服上蹭镜片;再后来衣服被冻得冷硬,他急地扯掉口罩,裸着脸庞在寒夜里修泵……
泵修好了,王卫彬才意识到寒冷,回到液控柜后喷嚏连连。携带的纸巾不够,他只得拿口罩擤鼻涕,“好像骨头上都结了冰一样。”此时,山顶的温度逼近-30℃。
临近春节,王卫彬又要在“守井”中度过。“也想和家人团聚,但有很多同事都是在一线工作中度过。”正如王卫彬所说,他是工作在33道弯之上,而在33道弯后,有更多“守气人”。
“克深101—1”是克深气田79口生产井之一;该气田天然气日产量超3200万立方米,已累计向西气东输供气超487亿立方米。克深处理站,便是连接这些气井和西气东输管道之间的重要枢纽。
寒冷天气同样会对处理站的设施造成影响。“仪表的液位计受极寒,导致参数不稳定,就会频发警报。”在处理站负责仪表自动化的工程师胡北平告诉记者。
“每天检查的仪表不下80个。”这个冬季,胡北平曾一天内修理8个仪表装置,单个耗时2小时。“假如家里人在冬季用不上天然气,我肯定着急。只不过我的工作是保障西气东输下游的人用气稳定。”
当仪表不能正常工作,胡北平的搭档李浩就要“一显身手”了。凌晨4点,爬上20余米高处的空气冷却器,在零下二十多度的寒风中坚守1个多小时,根据生产情况手动调整阀门……
而对这名从事天然气净化工作27年的老员工来说,他更在乎的是把“接力棒”传承下去。“总结的很多经验,都抽空编写出来了,就是希望能帮到新员工们。”
据悉,克深气田还将陆续有12口生产井建成投产,天然气日产量将进一步提高。数据显示,作为西气东输主力气源地,塔里木油田已累计向西气东输供气超2720亿立方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