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相册 | 走,咱赶集去!

亚太日报

text

超市、网购、海淘,现代生活一日千里,购物也越来越随心所欲。

网购、海淘

但曾经,我们这样买东西。从中原小镇到江南水乡,从黄土高原到繁华城郊,大江南北,集市曾是最常见又最真实的生活场景。

中国人赶集的热情由来已久。《易经》记载的“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说的就是最原始的物物交换。

北方人“赶集”,岭南人“趁墟”,傣族人“赶摆”,布依族人“赶表”,维吾尔族人“赶巴扎”,称呼不同,相同的是集市上散不去的烟火气。

这张照片是1963年,新华社记者路过四川彭县九尺镇的集市时拍摄的。这个女娃娃叫桑其芬,妈妈高小群带她去赶集,买点盐巴,扯几尺布,还给她挑了一件小围裙。

六七十年代,桑其芬家生活不宽裕,去赶一次集全家能兴奋很久。

即便去了,也是看得多,买得少,两分钱买四块糖,姐弟三人一人一块,剩下一块也要分著吃。

桑其芬长大了,结婚时去集市上买了自行车和缝纫机。后来生活越来越好,但赶集仍是生活的重要部分。

集市像乡镇的客厅,让十裡八村的乡亲碰个头,见一面。辛苦劳动了一周的人们,放下工作,收拾打扮,扶老携幼,赶驴拉车,去热闹一场。

赶集

这浓浓的人间烟火气,滋养出人们热乎乎的日子。

画家黄胄一生痴迷于“赶集”,他七次进疆采风,立志“到生活中起草稿”。

维吾尔族有句民谚:“巴扎(集市)上除了爸妈,什麽都能买到。”

维吾尔族人“赶巴扎”

黄胄用画笔勾勒出一幅幅灵动的巴扎图景,也勾起了人们对乡村生活的记忆和嚮往。

黄河中游有一个小岛村——西滩,20多年前,村民要买生活必需品,得划著船去赶集。如今,西滩变成了旅游景点,村民集体搬到镇上。

西滩的变化,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缩影。虽然集市少了,赶集的人也少了,但仍有人在赶集中寻找慰藉。

他叫谢恒峰,家住陕西省神木县花石崖镇花石崖村。10年前,镇上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后来年轻人大量外出打工,空巢老人越来越多。

平日孤独的老人们盼望赶集这一天,不仅可以买些生活用品,还能聚在一起打打牌、说说话。赶集早成他们一辈子的习惯。

春节临近,走,咱们赶个年集去!

本视频内容由新华网亚太有限公司制作并授权《亚太日报》发布

(来源:亚太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