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7日電背景資料:世界海洋日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今年的主題是“眾志成城,保護海洋”。
2008年12月5日,第63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決定自2009年起,將每年的6月8日定為“世界海洋日”,希望借此機會讓世界各國關注人類賴以生存的海洋,發現海洋所蘊含的豐富價值,同時也審視全球性污染和對魚類資源過度消耗等問題給海洋環境和海洋生物帶來的不利影響。
海洋覆蓋地球表面的近四分之三,佔地球全部水資源的97%,對維持地球上的生命起著關鍵作用。聯合國網站公佈的數據顯示,超過30億人的生計依賴於海洋和沿海的多種生物。全球範圍內,海洋和沿海資源及產業的市場價值估計每年達3萬億美元,佔全球GDP的5%左右。同時,海洋吸收約30%人類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緩衝著全球變暖的影響,是可持續發展的有機組成部分。
然而,人類活動正在使海洋環境受到嚴重威脅。過度捕撈、污染、海洋酸化以及不可持續的沿海開發和資源開採等使海洋生態系統遭到破壞。全球多達40%的海洋被認為受到了人類活動的“嚴重影響”。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在今年世界海洋日的致辭中說,不斷增長的風險不容許我們繼續採用“一如既往”的方式,我們必須改變我們對海洋資源以及沿海地區的認識、管理和使用。我們需要更好地依靠科學來制定可持續的、以生態系統為基礎的海洋和海岸政策。海洋事關人類的福祉和地球的未來,各國政府和社會團體應攜起手來,確保海洋得到妥善保護。
今年也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生效第二十週年。《公約》於1982年在第三次聯合國海洋法會議上獲得通過,1994年11月16日生效。《公約》包含320條規定和9個附件,為人類在海洋上的所有活動提供了法律框架,對領海主權爭端、海上天然資源管理、污染處理等具有重要的指導和裁決作用,同時也為各國開展各種國際合作提供了基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