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軍情觀察 | “薩德”來了,但門口還有一條更大的狼

亞太日報

text

文|亞太日報評論員石江月

據韓國國防部7日消息,韓美開始在韓部署“薩德”反導系統,發射架等部分裝備已抵達韓國烏山空軍基地。韓國國防部當天表示,“薩德”反導系統只針對朝鮮導彈威脅,韓美將儘快完成“薩德”入韓。

美韓騙了外界,加速薩德部署

兩輛薩德發射車和相關設備在運抵烏山空軍基地後,已經運往至駐韓美軍某一基地。按照美軍的基本配置,一個薩德營由6輛發射車和48枚以上的導彈、AN/TPY-2雷達、控制室、發電機以及約200名的兵力所組成。美國部署在韓國的“薩德”反導系統將有4輛至9輛發射車,每輛發射車配有8枚攔截彈。不過,發射車的確切數字尚未對外公佈。

這一部署速度顯然超過了人們的預期。此前的報導說,計畫在假定韓美將成功部署“薩德”末段高空區域導彈防禦系統的基礎上,展開2017年度的韓美聯合軍事演習,但並未提到部署。雖然中國多次表態強烈反對部署,美國和韓國軍方都宣佈要力求在今年5月至7月完成部署。

之前有韓國國內一些專家指出,美國在軍事設施方面要求非常嚴格,“薩德”部署想要提速可能並不容易。 按照原計畫,韓軍將在“薩德”落地問題告一段落後標樁立界把高球場劃為軍管區,並依據《駐韓美軍地位協定》向美方出讓土地,隨後啟動設計、環評、施工。韓國方面此前稱,韓美雙方還將在供地過程中進行磋商。

很顯然,韓國人和美國人在薩德部署的問題上玩了一回“雙簧”,一唱一和騙了外界。從之前說的年內完成部署;再到今年年初說今年5月-7月部署;到在樂天達成轉地協議後,以最快的速度引入薩德。尤其是趕在韓國進行大選之前,讓生米做成熟飯。

很顯然,提前部署之舉意在正面突破當下面臨的各種困局,即中國的強烈反對態度和韓國在野黨聲稱的“薩德相關決定應該移交至下一屆政府處理”等抗議之聲。目前,薩德部署與用地協調正在同步進行,因此,即便在5月初提前舉行總統選舉,也就不存在撤回薩德的可能性。 根據駐韓美軍方面的消息,本次薩德部署與韓美“關鍵決斷”及“鷂鷹”聯合演習無關,是根據韓美協議採取的行動。剩餘的薩德裝備也將通過C-17運輸機迅速運抵韓國。韓美軍方稱,包括環境影響評估與用地施工的時間,計畫最早在4月末完成薩德部署。提前部署薩德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上月朝鮮發射“北極星2”固體燃料新型導彈的影響。

隨著韓美薩德部署工作的提速,中國與韓國政界的反駁聲也將日益高漲。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當天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由此(薩德部署)產生的一切後果由美韓承擔。”

韓國人擔心僅有薩德還不夠

當前,除了韓美部署“薩德”反導系統外,國際社會已經強化針對朝鮮的經濟制裁。但是,美國一些聲音認為“薩德”並不足以攔防朝鮮的彈道導彈,因此可能甚至考慮對朝實施預防性先發打擊,並考慮重新在朝鮮半島部署戰術核武器。

韓國方面最為擔心的是,2月12日的朝鮮導彈試射是突然舉行的,這表明朝鮮已經有能力將使用液體燃料的中程導彈換成像“北極星-2號”一樣的固體燃料。如果真的如此,朝鮮發射導彈的準備時間將大大縮短,對防禦方來說將更加困難。

根據美國和韓國專家的評估,朝鮮遲早會將核彈頭搭載到導彈之上。大部分專家認為,朝鮮到2020年將會製造出約50枚核武器。其中只要有一枚掉落在首爾,就會造成巨大災難。

在這種情況下,應對之策不外乎有加強防禦能力或攻擊能力兩種:

第一種加強防禦能力,其實就是增加“薩德”系統的部署,除了部署在慶北星州的“薩德”系統,韓軍還必須部署更多“薩德”級別的攔截系統,這樣才能做好首都圈的防禦工作。等待國防部計畫在2020年代中期開發出的中高空攔截體系L-SAM太遙遠了,而海軍“宙斯盾”艦搭載SM-3攔截導彈的計畫也被一推再推。

韓國人認為,朝鮮的導彈不僅威脅韓國,還威脅到日本的沖繩和關島等地,因此,韓美日應進一步鞏固防禦合作機制,做到可以快速應對朝鮮的導彈威脅。

第二種方法是加大先發制人的威懾力,讓戰術核武器重新部署韓國。

為遏制朝鮮的“核挑釁”,美國正不惜考慮重新在朝鮮半島部署戰術核武器。韓國媒體透露,韓美空軍有必要認真考慮在遵守韓半島無核化原則的前提下,僅限在戰時情況下,一起使用部署在關島的美軍戰術核武器。

美國《紐約時報》3月4日報道稱,美國特朗普政府最近在白宮兩次研究了重新向韓國部署戰術核武器的方案。報導稱,“美國政府負責國家安全事務的二號人物們召開了兩次會議,討論了應對朝鮮核與導彈威脅的所有方案。他們在會上討論了將1992年根據《韓半島無核化共同宣言》撤出韓半島的900餘枚戰術核武器重新進行部署,以達到‘戲劇性警告’效果的方案”,“該方案內容即將報告給特朗普總統和國家安全事務最高級別負責人”。

戰術核武器一旦重回,東北亞更不太平

顯然,這是特朗普政府上臺後首次出現了關於重新部署戰術核武器的主張。如果特朗普政府最終決定重新在朝鮮半島部署戰術核武器,那麼B-61、B-83等核炸彈、W-76和W-78熱核彈頭、空對地巡航導彈(AGM-86)搭載的W-80等均有可能進駐韓國。

在戰鬥平臺方面,其實美國早已經做好準備。特朗普政府國防部長馬蒂斯在不久前訪問韓國時,雙方就提到過戰略武器平臺重新部署到韓國,這包括核動力攻擊潛艇,B-52轟炸機,B-1B轟炸機甚至B-2隱形轟炸機等平臺,這些平臺都可以攜帶戰術核武器。

戰術核武器是在局部戰爭等作戰半徑狹窄地區使用的小型核武器,其危害能限制在一定區域和層級,爆炸威力一般在20千噸(1千噸相當於1000噸TNT的爆炸力)以下。與此相比,如果在洲際彈道導彈(ICBM)上搭載戰略核武器,威力可達到數百千噸,只要動用一次就會使整個戰爭形勢發生改變。

對此,韓國國內也出現不同的聲音,認為“這可能引發與朝鮮的軍備競賽,讓朝鮮獲得開發核的正當理由”。因為這與部署“薩德”系統存在根本上的區別。

美國人在過去的26年裏對重新向韓國部署戰術核武器經過了幾次思想上的起伏。1991年下半年,美國從朝鮮半島撤出戰術核武器,這是當時老布希政府的“半島無核倡議”的一部分。在此之後,朝鮮和韓國很快就簽署了承諾“半島無核化”的聯合聲明。朝鮮後來發展了小規模、獨立的核武庫,破壞了這一聯合聲明。

不過,朝鮮則認為,韓國繼續與美國保持軍事同盟的關係也違反了這一聯合聲明,因為韓國仍在美國的核保護傘之下。如果韓國成為一次重大軍事打擊行動的受害者,那麼美國將會利用自己的戰略核武器,如本土的洲際彈道導彈、戰略轟炸機和海基潛射彈道導彈,來保護韓國。

目前,美國對韓國的核保護傘承諾實際上完全依賴於本土和海基核威懾力量。如果在韓國部署少量戰術核武器,一旦韓國成為朝鮮軍事襲擊的對象,美國就可以批准利用這些戰術核武器,而不用考慮自己的本土城市遭到朝鮮的報復。當然,反過來這也會使半島危機中核武器的使用變得可能性更大,即便“核保護傘”更具有可信度,但整個東北亞地區將陷入一種恐怖的“核武平衡”狀態。相信到那時,不只是朝鮮,中國、俄羅斯甚至日本都會陷入不安全的困境中。

作者簡介:

作者石江月(微信公號Defence_SJY),國內資深軍事媒體撰稿人。發表軍事安全和國際防務文章達數百篇,《航空知識》《國際展望》《現代艦船》《坦克裝甲車輛》及《環球時報》等國內多家媒體都有刊登和轉載。2013年8月,臺“防長”楊念祖因抄襲石江月譯文遭揭發,最終下課。

“亞太軍情觀察”作者均為資深軍事記者和評論員,專欄緊扣全球軍事熱點和動態,為讀者解析大國國防政策、地緣軍事動向、國際軍事技術、新型武器裝備以及軍事戰略思想等。

(亞太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