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比今天退役,他的未來財富會建立在多少種可能性之上?

好奇心日報

text

【亞太日報訊】洛杉磯湖人主場迎戰猶他爵士,從兩隊的戰績來看,都並非賽季的主角,但這場比賽的最高票價已經炒到了 3 萬美元。

科比·布萊恩要在這裡上演他 20 年 NBA 生涯的最後一戰,比賽結束後,24 號球衣就將升到斯台普斯中心的天花板,和張伯倫、“魔術師”約翰遜、“天勾”賈巴爾、“大鯊魚”奧尼爾這些退役球員的名字並列。

無論你是科黑還是科蜜,都無法否認科比是整個 NBA “後喬丹時代”最有影響力的球星。在為洛杉磯湖人隊效力的 20 年間,科比 5 次 NBA 總冠軍、2 次奧運冠軍、16 次入選全明星隊;2006 年對陣多倫多猛龍隊取得單場 81 分,僅次於 NBA 歷史上張伯倫的百分奇跡。當然,如果你看球,這些數據肯定早就很熟悉了。

2015 年 11 月 30 日,科比在他投資的網站《球員論壇》上撰文,宣布本賽季後正式退役。除了球迷感謝科比多給了他們 5 個月的時間,“以後真的就看一場少一場了”,湖人隊、NBA、贊助品牌、媒體都沒閑著。湖人總裁珍妮·巴斯在 ESPN 的報道中表示,當年他們沒來得及向魔術師致敬,“我當時對自己說,如果我有幸再遇到一位有如此天賦的球員,我會盡一切可能向他致敬。”

宣布退役後,科比就開始了類似客場巡回表演的模式,跟隊拍紀錄片,每個客隊播紀念視頻。每場比賽結束,對方球員就跑來更衣室問科比要簽名。據科比自己估計,本賽季他已經送出了至少 30 雙簽名鞋。最終戰前夕,洛杉磯地鐵還把距離斯台普斯中心最近的一站地鐵改名為“科比站”,活動將持續 24 小時。

而一個月前,贊助品牌耐克就開始了一系列致敬活動,包括 21 張 Instagram 照片、27 條相關微博、3 支廣告、14 款紀念球鞋,並把 4 月 14 日定為 Mamba Day(科比在 NBA 的外號:黑曼巴),這一天,耐克旗下兩百多位運動員都會穿上科比的退役紀念款,可謂聲勢浩大。上周日,蘋果公司也就著熱點發布了科比主演的 Apple TV 廣告,消費退役這個話題。

為了報道這場比賽,國內媒體都傾注了不小的資源,有粉絲評論說,“連騰訊都要搞 10 小時的直播,跟春晚似的。”他們甚至邀請了李易峰前往洛杉磯,和張衛平一起解說最後一場球。

在體壇,比賽成績就意味著聲望,並和商業價值劃等號。1996 年科比以 18 歲高中生身份踏入 NBA 時,他和阿迪達斯簽的 6 年合約總價 4800 萬美元;19 年後科比單一年就賺了 6200 萬美元,位居福布斯名人榜 15 位。據《福布斯》估算,科比整個生涯球場外的收入超過 3.5 億美元。

同樣,他也是球隊和贊助商的搖錢樹。2014-2015 賽季,盡管球隊成績慘不忍睹,湖人隊平均票價仍可達到 102.5 美元,是全 NBA 平均票價的近兩倍——在科比加入湖人隊之後,湖人隊的市值基本上都保持在全聯盟的前三名;2014 年,科比系列球鞋在美國的銷售額也突破 1 億美元。

在互聯網時代,科比極具個人英雄主義的特點,也使他輕易地從一位籃球運動員成為了一名偶像。他的 Twitter 上有 794 萬粉絲,Instagram 上有 450 萬。這是他的前輩喬丹所沒有的(喬丹甚至沒有這兩個社交網站的賬號)。除了耐克,科比還代言過可口可樂、麥當勞、任天堂、奔馳、雪碧、土耳其航空……其中誕生的很多經典廣告都是用 YouTube 來計量的,2010 年科比與梅西一同出鏡的土耳其航空廣告播放量就超過了 2.5 億次。

這也是科比在中國市場尤其受歡迎的原因。他是個一出場就炙手可熱的小子,聯盟有意把他作為下一個“喬丹”來培養。從 2001 年阿迪達斯請科比到長城表演扣籃開始,每年夏天,耐克、雪碧等品牌在這個市場的推廣總會出現他的身影,十四年間來華總共 12 次。對 NBA 來說,科比同樣是“代言人”,他的人氣不僅僅在於你在任何地方拋出一個關於科比的話題都會引來科蜜和科黑的大量爭議,而且科比的球衣在中國區一直是賣得最好的。前者為 NBA 帶來名聲,後者為 NBA 帶來收入。

對於大部分的運動員來說,退役後的收入會直線下滑。但退役對於科比來說僅僅意味著體育生涯的終結,他的商業生涯幾乎剛開始。問題僅僅在於,他究竟會做什麼?獲得多少收益?

在科比面前有個現成的模板——邁克爾·喬丹,在退役 13 年後他仍然是世界上收入最高的運動員之一,僅次於拳擊手帕奎奧和梅威瑟。喬丹的絕大部分收入來自 Jordan 品牌,然後是作為 NBA 夏洛特黃蜂隊老板的收入。

我們曾在 Jordan 30 周年時寫過,是“故事”讓 AJ 鞋擁有了魅力和收藏價值。NPD 集團的運動市場分析師 Matt Powell 則預測,退役反而會增加科比名下產品的市場需求。至於 Kobe 系列是否會成為下一個 Jordan Brand,從耐克針對科比退役發布的聲明中,我們可以猜測一二:“耐克和科比·布萊恩的伙伴關系不會停歇……科比的鞋款將繼續在全球的籃球場亮相,無論是新款、復刻版本,還是融入創新元素的經典系列。”

但從某種程度上講,喬丹並不是一個最好的標杆,其退役後的商業生涯無一不是他還沒退役時的生意的延續。喬丹的前經紀人大衛·法爾克就曾公開提醒科比,建議他遠離那些傳統的工作,比如當解說、當教練。比起喬丹,科比此前的商業布局確實能帶給人們更多想像空間。

也許他會去做功能飲料公司

早在 2014 年,就有跡像表明科比正努力學習這個他不太懂的領域。當時他跟腱受傷,隨隊來到波士頓,趁有空他跑到邁阿密大學、波士頓商學院蹭課,這事兒後來被兩所大學自己報道了出來。隨後,科比以自己名字命名的 Kobe Inc. 注冊成立,公司的第一項投資是運動功能飲料 Bodyarmor,這款飲料 2014 年的銷售額達到 3000 萬美元,估值接近 2 億美元。

“我經常給 Mark Parker(耐克公司 CEO)、Jony Ive(蘋果首席設計師)、奧普拉、Arianna Huffington(《赫芬頓郵報》創始人)……這些人打電話。”科比在 2014 年的一次采訪中提到,“我想了解他們都是如何經營生意、管理公司。”而在和耐克長達數十年的合作過程中,他也一起寫過不少廣告文案。

也許他會去文化產業,因為自己就是個 IP

科比在投資《球員論壇》的時候曾表示,他最感興趣的三個領域是媒體、科技和講故事。“故事”也是科比最近多次公開提到的一個詞:“我現在的熱情在於故事創作,並找出能讓故事有血有肉的最佳媒介。”書、影視作品、游戲都是可能的媒介。

他們也已經在做了,科比的傳記電影已經拍到第二部《MUSE》;去年 5 月,他和好萊塢經濟公司 WME 簽約,後者全權負責科比的各項商業開發,WME 也是詹姆斯、李娜的經紀公司。緊接著,科比又跑到中國宣布和新浪、阿裡巴巴合作打算在中國市場賣周邊、拍電影,用本土化的話講,就是要“好好開發自己這個 IP ”。

首先是拍更多電影——不局限於科比自傳。今年 2 月在接受《好萊塢快報》記者瑪麗莎·古斯裡采訪時,科比就透露 NBA 名帥菲爾·傑克遜、蘋果首席設計師喬納森·伊夫可能是他即將推出的新片主角。“我有很多故事要講。”他說。

另一個方向是脫離贊助商,成立個人品牌

這方面的翹楚自然是貝克漢姆。從 2012 年開始,他就和 H&M 合作了內衣系列,今年又和 Kent & Curwen 展開長達五年的合作。據悉,科比和阿裡巴巴合作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開設天貓店,銷售科比品牌的商品,唯一的問題時,個人品牌需要成熟的設計、生產和物流等環節,這並不是電商和 Kobe Inc. 合作就能一蹴而就的事情。

也許你會在某家餐廳看到科比

退役運動員成為餐飲連鎖的加盟商的現像越來越普遍。福布斯列出的 2015 年退役運動員收入榜單上,李娜是唯一入選的女性運動員,除了經紀公司幫她談妥的各種代言,去年 4 月,她在發布個人品牌之後就宣布與新元素餐廳合作,並作為“春夏新菜單共同設計者”的身份出現。另外的例子包括:前 NBA 球員朱利奧·布裡奇曼擁有美國漢堡品牌 Wendy’s、燒烤品牌 Chili’s、巧克力品牌 Fannie May Hot Chocolate 在內的幾百家加盟餐廳;前 NFL 球員喬·蒙塔納和棒約翰有合作關系;球王貝利則是代言了 Subway。不過,當餐廳加盟商需要球員和其他加盟商一起參與正常的培訓,大多數運動員僅僅是冠一個名字。

無論如何,科比這個名字本身依然足夠值錢

對品牌來說,退役運動員是很安全的選擇,他們不會因為受傷、比賽失利影響商業價值。比如 Under Armour 去年就簽下了 73 歲高齡的拳王阿裡,但上周末高爾夫世界冠軍 Jordan Spieth 輸了比賽,就讓公司股價跌了 5%。對科比這樣生涯戰績顯赫的球員來說,他的代言合約將會只增不減。

無論如何,4 月 14 日是科比生涯的一個分水嶺,從今往後,科比就將面對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這並不是科比在籃球場上的經驗能夠幫得上他的。讓我們祝他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