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权交易新规出台,全国统一碳市场交易将启动

亚太日报

text

生态环境部将组织建立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机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以及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以规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

第一财经记者今天(5日)从生态环境部了解到,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下称《办法》),生态环境部将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组织开展全国碳排放权集中统一交易。《办法》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

“中国的碳市场建设不仅是中国社会关注,国际上也非常关注,是落实二氧化碳新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的重要抓手。”2020年10月28日,在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介绍,截至2020年8月,我国碳排放交易试点省市碳市场共覆盖钢铁、电力、水泥等20多个行业,接近3000家企业,累计成交量超过4亿吨,累计成交额超过90亿元。

全国碳市场启动

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办法》适用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包括碳排放配额分配和清缴,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等活动,以及对上述活动的监督管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的温室气体种类和行业范围,由生态环境部拟订,按程序报批后实施,并向社会公开。

根据《办法》,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机构通过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记录碳排放配额的持有、变更、清缴、注销等信息,并提供结算服务。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记录的信息是判断碳排放配额归属的最终依据。

生态环境部负责制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的技术规范,加强对地方碳排放配额分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的监督管理,并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对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和指导。

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温室气体排放单位符合两类条件的,应当列入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名录,这两类条件为属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的行业;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办法》规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产品为碳排放配额,生态环境部可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适时增加其他交易产品。重点排放单位以及符合国家有关交易规则的机构和个人,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主体。碳排放权交易应当通过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进行,可以采取协议转让、单向竞价或者其他符合规定的方式。

《办法》规定,重点排放单位虚报、瞒报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或者拒绝履行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义务的,由其生产经营场所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由重点排放单位生产经营场所所在地的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测算其温室气体实际排放量,并将该排放量作为碳排放配额清缴的依据;对虚报、瞒报部分,等量核减其下一年度碳排放配额。

碳排放权交易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大制度创新。有国际环保组织负责人5日晚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上述《办法》的出台,标志着中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全国碳市场)正式投入运行。全国碳市场还将成为助力中国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承诺的有力抓手。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2011年,我国在北京等7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为全国碳市场建设探索经验。2014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以规范全国碳市场建设。

丰富交易品种和方式

有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此前各碳交易市场相对独立,各地自建自营,在系统建设、设备购置、人力投入和运营维护方面的重复投资和重复建设比较严重,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浪费。碳交易的价格和资源配置功能需要市场参与主体和交易量达到一定规模才能更好地发挥效果,单个市场的业务量受到限制,碳交易的广度、深度和活跃度不足,难以发挥规模效应。

专家介绍,目前各碳交易市场的实际成交量依然低于预期,活跃度不够,大多数被列在“自愿参与名单”中的企业,参与碳交易的积极性不高。

“每天几百吨的交易额远远达不到市场发展的需要。”中国人民大学环境金融学院教授蓝虹此前对媒体表示,加大碳交易市场活跃性,需要加强参与主体的差异性,只有各行业企业都参与进来,相互之间能耗技术、排放水平差异较大,才会需要进行越来越多的交易。

2017年12月,国家发改委与9省市政府签署了关于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建设和运维工作的合作协议,确定湖北省和上海市分别作为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建设的牵头省市,北京市、天津市、江苏省、福建省、广东省、重庆市、深圳市共同参与系统建设和运维。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2020年底,生态环境部已编制了《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并汇总形成了《纳入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管理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单》。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日前表示,今年将进一步加快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并逐步扩大覆盖行业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方式,实现全国碳市场的平稳有效运行和健康持续发展。

(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