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社会应对老年人更加友好

新京报网

text

重阳节来临之际,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手机扫码”时代,许多老年人都无法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甚至成为了一些老年人的“障碍”。当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如何让老年人与“手机扫码”时代并行不悖,如何加强数字时代的适老化建设,眼下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课题。

2005年,著名专栏作家弗里德曼在其出版的著作《世界是平的》中,阐述了一个重要观点:科技进步抹平了不同世界的数字鸿沟,实现了“人人平等”,“世界是平的”也一度成了社会流行语。但在今天,我们发现,互联网连接一切之后,信息与服务的鸿沟可能并不会自动抹平,反而在某些方面还会扩大。因为,在数字时代,不同人群有着不同的数字素养,一些人就可能被“抛弃”,成为这个时代的孤岛。而老年人,恰恰是这一孤岛上的主要人群。

实际上,老年人与数字化社会的龃龉,在疫情期间就已凸显。一些老年人因没有或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无法扫描健康码而难以出行;而前几天,四川一位大爷因不会用手机预约挂号,而无法在医院接受诊疗。此外,据新华社调查,一些景区、地铁站“仅支持扫码支付”,有老年人拿着现金无可奈何;不少城市买火车票要手机预约,一些老年人离开子女便寸步难行……

如此种种,都凸显着“手机扫码”时代对老年人的“不够友好”。但就眼下看,数字社会又是未来大势所趋,每一个人可能都无法脱离于此,这其中当然也包括老年群体。弥合老年人与数字社会的隔膜,解决两者的“适配”问题,该引起重视了。

数据显示,我国即将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2019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已增至2.54亿,占总人口的18.1%,“十四五”期间更将突破3亿。但央行调查却显示,60岁以上人群当中使用电子支付的仅为51%。这也就意味着,尚有一半老人不会使用电子支付,也由此可见中国老年人的数字化生存水平并不高,而这却直接关涉他们的日常生活是否便利。

科技进步是普惠的,老年人不该被排除在数字社会之外。而就现实来看,促使老年人与数字社会更好接驳,答案可能还在老年人之外。

应当看到,由于身心特点、思想观念、知识结构等原因,老年人接受新信息、学习新技能的能力较弱,对智能设备与智慧生活适应较慢,这就要求,年轻人与社会机构要加强对老年人数字素养的训练与引导,帮助他们早日享受数字社会带来的服务与便利。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适老化建设,除了“软服务”升级,也需要硬件设施的改进提升。如报道指出,目前市面上符合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智能手机并不多,绝大部分都没有对老年群体做出明确区分,预装软件太多、界面字体过小,都影响着老年人对数字化生存的适应。所以,厂商也有必要针对老年人的身心特点进行开发设计,以更方便适用的使用体验,提高老年人对智能手机的亲近度。

当然,有必要强调的是,提高数字时代的适老化水平是一个渐进过程,且社会也无权要求所有老年人都学会使用智能设备。所以,社会在引导老年人适应数字生活的同时,也宜保留必要的人工服务通道,保证不会使用智能设备的老年人在日常出行、医疗保健、观光游览等方面仍能享受到便捷服务。

总而言之,数字化时代,对疏离于互联网之外的老年群体应更多些照拂与关爱。中国已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也该享受的当下时代的种种便利,而社会也应为更大范围的适老化建设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