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第3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落下帷幕,许鞍华导演的《明月几时有》斩获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等五项大奖,成为本届金像奖最大赢家。
这部去年上映的电影对我来说,有两层特别的意义。一方面,许鞍华完成了另一位香港女导演未完的心愿,因为香港首位女导演、美籍华裔的伍锦霞,早在1946年就筹划要把东江游击队故事搬上银幕。
另一方面,在纪念抗战八十周年之际,香港交出了新的成绩,也延伸了香港抗日电影的绵长传统。我最初读到东江游击队,是从“鲁迅的大弟子”、著名文学评论家胡风的自传当中;而胡风,也是许鞍华她上一部电影《黄金时代》中的人物之一。
1937年抗战开始之后,上海电影制作一度停滞,而此时的香港,却有实力雄厚的本地和外来的资金及技术,其中最为突出的,除了邵氏兄弟的南洋公司,还有旧金山迁到香港的大观公司。1938年很多沪上电影人南下,给香港带来了人才;同时涌入香港的难民,也给香港带了更多元的观衆。
香港,可以说是抗日电影的发源地,早在1935至1936年,就有很多“抗敌”题材电影上映,关文清的《生命线》、《抵抗》,赵树燊的《昨日之歌》、《生力军》、《爱国花》和《血溅二柳庄》,以及伍锦霞监制的《铁血芳魂》、导演的《民族女英雄》等,都来电影人到港之前的力作。
当时虽不能明指“敌”乃“日寇”,但是大家心知肚明。卢沟桥事变之后,关文清又拍摄了《边防血泪》、《公敌》等爱国电影,大观公司也出品《最后关头》,并义映筹款为抗战募捐。
《最后关头》
沪上南来的左翼电影人中,蔡楚生、司徒慧敏原籍广东,抵港后立刻找到片商袁耀鸿,成立新潮公司。蔡编剧、司徒导演的《血溅宝山城》(1938)率先完成,获得不错反响。司徒又拍摄了《游击进行曲》,因爲片中有中国人抵抗日军的场面,港英政府在日本的压力下禁止影片上映。到1941年,影片被删减两千多尺之后,才改名为《正气歌》上映,片长只有82分钟。
这可能是第一部表现活跃在粤港的游击队的电影,虽然影片经过删改,虚化了地方色彩。从这个意义上说,《明月几时有》才是第一部真正表现东江游击队的电影。
伍锦霞与《游击英雄》
伍锦霞初入银坛,就凭借两部抗敌电影获得成功,一部是1935年她做监制、在荷里活租片场拍摄的《铁血芳魂》,翌年6月在粤港上映;另一部则是在她1937年初在香港导演的《民族女英雄》,同年三月在中央戏院上映。
她虽然可称“国防电影”的先驱,但后来则着重拍摄以女性命运为中心的电影来娱乐战时观衆。伍锦霞是美籍华人,但并没有像大多数美籍侨民那样,抗战伊始就返回美国,而是继续留港两年多拍片。1939年秋,她迫于父母恳求返美后,又在旧金山拍摄了描写海外华人生活的《金门女》(1941),其背景正是海外华人为抗战的募捐。
《金门女》
香港给了伍锦霞拍电影的机会,伍锦霞也在抗战一结束,就迫不及待返港,却见香港“电影制片事业,尚未恢复当年状况,只得局部复员,一般制片人的趋势,不去摄制粤语片,而着重于国语片新路线,伍锦霞因为自己不懂国语,若果免贷其难,从事拍国语片,虽然未尝不可能,惟是伍锦霞却不愿意这样做。” 伍锦霞因此决定返美拍片,但因美国海员大罢工,她被迫滞留。
根据《华侨晚报》9月29日的报导,她北上广州访问亲友时,与原粤剧演员伍冉明会晤,冉明曾在美国学习航空,曾在空军服务,并且参加他的哥哥伍蕃将军领导的游击队伍生活。
抗战八年来,他领导手下健儿数万人,在敌前敌后作战,打过好几十场得意的胜仗,而且,俘虏了不少敌人,他的部队所驻的防地,治安秩序弄得很好,不比其他的杂牌游击队那样拆烂污,所以极得地方人士敬爱。” 冉明说服锦霞拍摄「一部以游击队活跃大后方的事实作为题材的影片。」
伍锦霞四处活动,10月27日《伶星》杂志宣布〈伍锦霞决定暂时留居香港拍影片〉,剧本及前期准备工作「大致亦经解决,尚待解决的,仅是片中男女主角人选的问题。照伍锦霞的理想人物,第一个是麦苹卿,男主角内定伍冉明之外,并属意张瑛,冯烽,曹达华等云。」
《伶星》杂志后来在题爲〈未能再续香江缘 战争后银光梦断〉的报导中,透露锦霞希望在广州“拍一部根据游击队作战事实为中心的意识片子”,虽外景“要跑到当年游击区驻防地实地拍摄,相当的吃力,但是精神上会得到很大的慰安”。
“闻该片演员除了伍冉明亲任主角之外,还有数千武装同志客串,战争场面的演出,战争场面相当伟大。如果处理的好,成为一部好的片子是不难的。”记者了解到新片已经定名为《游击英雄》,还注意到南洋公司的主力导演胡鹏会与伍锦霞合作、负责剧本创作。
不过,《星岛晚报》在1947年1月12日宣布〈中国唯一的女导演伍锦霞急于返国〉的原因,是原本答应投资的“星洲片商”,“推翻前议,同时又因摄制场址不易遂如所愿”,尽管锦霞主观上不愿意放弃,但“客观条件却却把这计划否决了。”
2月13日《伶星》以惋惜的语气,报告《伍锦霞今晨赴美》,并宣布“胡鹏代劳写作剧本多部携赴美洲,归期难定可能在美从事摄制影片。”事实上,当时国共内战已经开始,正常拍片已不可行。
许鞍华与《明月几时有》
伍锦霞当年拍摄游击队电影所需面对的困难,今天许鞍华也仍旧需要面对,比如场地、比如大场面中的群衆演员。当年尚有“数千武装同志客串”的可能,今天只有宣扬主流意识形态的主旋律电影,才有机会动用解放军或武警部队。
今天的演员无人经历过抗战,对这段遥远的历史的感受,恐怕恰恰来自主旋律抗日电影,比如《铁道游击队》、《平原游击队》等等。国内有许鞍华影迷看了《明月几时有》说,“还不如《铁道游击队》!”我觉得这个反应很有代表性,但许鞍华并非想重拍《铁道游击队》,因此我们看《明月几时有》,看它如何颠覆经典抗战电影才是重点。
首先,东江游击队最特别的一个任务,不是打日本鬼子,而是营救文化人,这一点让我感动。曾经读到何其芳、卞之琳等作家,从延安跟部队到前线,指战员觉得打鬼子还要保护他们,想不通,文化人的作用并非人人珍视。本片关照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恰有很多文化名人受困香港,所以写香港抗战,营救文化人的确是极有地域性的情节。
其次,许鞍华延续了《黄金时代》的“纪录片访谈”形式,“受访”的的士佬梁家辉,是当年游击队的“巴闭”小队员,他对老师方兰很有感情,却不能用太多词句表达。
这个设定,把历史讲述交还给普通人,而游击队是战争产物,战争结束后就既无作用、又无政治地位,组织不再存在;所以写游击队历史本身,立场就应根植民间,不会像大陆或台湾的官方电影那样,以党、国的意识形态优先。
第三,如文青观众都注意到的,片名是苏东坡的诗句,影片中的点题段落,是中文老师霍建华和中国通永濑正男之间,关于诗词中“几”和“何”用法的讨论。这个关于诗、关于文字的讨论,铺垫了后面两人的对峙,而抗日片中也由此多了一种日本军官的形象。
其实这样人性化的写法,早在阿垅1940年完成的《南京血祭》中就有,所以此书能在日本出版;特别难得的是,阿垅曾以国军少尉排长的身份参加过813上海保卫战,负伤后逃难西迁,颠沛流离中还不忘文学可以高于战争。
最后,叶德娴的方母,被女儿感召参加送情报,最终以母爱和生命救了游击队的十四岁女孩。有两场码头戏特别有意味,第一次方兰上船,带了传单,但被中方检查员通融;第二次方母被抓,直接原因是没有能够给印度检查员足够小费,这其中的种族张力到今天似乎仍有?
由于合拍片都是先在国内上映,免不了国内影评也会率先在社交媒体上刷屏。好在香港有像作家邓小桦主持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鞍华》这样的网络/电视节目,让我可以听到香港观众对影片的讨论。
小桦特别提到革命战争电影、尤其样板戏中间,对人物高大全形象的要求,按此标准,全片倒似乎也有一人符合,就是彭于晏演出的刘黑仔,出手快准、刀枪不入。
按此逻辑,其他人物若非性格有缺陷,就是感情不够“又红又专”。不过香港电影讲历史,总要避开“正统”趋向“偏锋”,不论金主何人,许鞍华和何冀平合作,呈现出她们要说的香港抗战故事,即“月是故乡明”。许鞍华说,不拍出来她气不顺。
(来源:幕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