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亞太日報評論員紀曉晶)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月9日啟程訪美,並於當地時間10日在華盛頓與美國總統特朗普舉行了首次首腦會談。這是繼去年11月17日安倍專門拜見特朗普之後兩人的第二次會面,唯一不同的是,特朗普已經從候任總統變成了時任總統。
安倍為了此次訪美可謂煞費苦心,從日本近幾個月的很多外交舉動都可以看出他在為拉近美日關係鋪路,或者說在為改善與特朗普的關係積極斡旋。
當地時間2017年2月10日,美國,美國總統特朗普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出席白宮新聞發佈會。
去年11月中旬,在奧巴馬還在任的情況下,安倍就專程趕赴紐約與剛勝選的特朗普見面,以積極的討好姿態補救自己在美國總統大選中“下錯注”的尷尬。緊接著,12月下旬安倍通過“珍珠港慰靈之旅”向特朗普展示了日美之間堅不可摧的同盟關係。
在“珍珠港走秀”結束僅僅半個月後,安倍又馬不停蹄地訪問菲律賓、澳大利亞、印尼、越南四國,目的之一就是喚起特朗普對亞太地區的關注,鞏固自身在亞太的地位。在越南河內結束四國訪問之時,安倍表示“美國的參與對亞太和平與繁榮不可或缺”,最為有趣的是,他在河內就忍不住邀請當時還是候任總統的特朗普早日與其舉行會談,迫切之情溢於言表。
可惜安倍的一系列討好之舉並沒有感動特朗普,特朗普就任總統後,已經接連點名日本在匯率和貿易方面損害了美國利益,而且毫不留情地退出了被認為是安倍經濟學基石的TPP,此外還時不時表露要提高對日“保護費”的意願。
這幾記組合拳下來,安倍已經基本失去了與特朗普對等談判的優勢,日本想繼續抱“美國老大哥”的大腿,就要做好被狠敲竹槓的心理準備。
對於此次安倍和特朗普的首腦會談內容,各大媒體早就有各種預測,無外乎是日美同盟、雙邊貿易和安保問題,從會談後發布的聯合聲明來看,會談的實質內容並沒有超越大家的預測。
首先,鞏固日美同盟仍然是此次會談的重要目的。安倍多次表示要儘早與特朗普會面,意圖在特朗普執政之初就奠定今後日美同盟的框架。
安倍在今年1月的國會施政演說中明確表示,“日美同盟始終是日本外交和安保政策的基軸,這是不變的原則,願儘早訪美,和特朗普總統進一步強化同盟紐帶關係。”
日方曾試圖促成安倍1月27日訪美,但是沒“排上號”,特朗普把首次會晤的名額給了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在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20天後,安倍終於如願以償,成為第二位到訪美國的外國首腦。
日本內閣長官菅義偉也表示“彰顯日美同盟不可動搖非常重要,也是這次會談最重要的議題”。兩國領導人在會談後發表的聯合聲明中談到,美國致力於使用包括常規武器和核武器在內的全部軍事實力保衛日本,這一承諾“不可動搖”。
儘管安倍為日美同盟如此處心積慮並取得了一些表面成效,但今後日美同盟將加強到何種程度現在還是一個未知數。
其次,經貿合作也是此次會談的重點,美日領導人強調兩國應深化雙邊貿易和投資關係。聯合聲明中說,鑒於美國已退出TPP,兩國將在雙邊框架下進行磋商,以“探索實現這些目標的最優途徑”。
其實在美國新國防部長馬蒂斯訪日之前,安倍對特朗普政權是否還重視日本這個盟友一直心存忐忑,而在美防長確認了日美同盟重要性之後,安倍又開始擔心自己將為此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安倍的擔心並非多餘,商人出身的特朗普這次一定會讓日本多出點兒血。雖然安倍準備充分,攜“經濟大禮包”而來,承諾會對美展開大規模投資,並創造4500億美元的市場和70萬個就業機會,但這並不足以滿足特朗普的胃口。
特朗普專門提到日本在美國大量銷售汽車而美國車在日本銷售困難這一事實,反復強調“這不公平”。為了維持美日關係,估計安倍可能會為如何說服日本國民購買美國汽車而頭疼。
值得一提的是,美方在安排安倍訪美事宜時特意叮囑日方“一定要讓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隨行”,他們看重麻生太郎倒不是因為他是副首相,而是看中其財務大臣的身份,誠然,缺誰也不能缺了手握錢袋子的大掌櫃!日本首相訪美就是一場你情我願的交易,一個精心設局,一個心甘情願入局。
另外,不能顯現在聯合聲明中的另外一個討論重點應該是如何牽制中國。安倍在獻上“朝貢之禮”後,再與美國商議如何對付兩國共同的“敵人”中國,“中國威脅論”應該是兩國最容易達成一致觀點的。
日本媒體在談到特朗普的外交特點時,曾反復強調其“親俄反華”,但讓日本惱火的是,馬雲到了美國就扔給特朗普100萬個就業機會,特朗普高興地稱他為“及時雨”,可見在利益面前特朗普也沒那麼反華。
筆者認為,特朗普作為一個精明的商人,對中國並沒有情感上的偏見,但他憑藉商人的直覺感覺到中國崛起帶給美國的壓力,因此也未必不會協助日本在中國周邊煽風點火。美防長訪日時已經承認釣魚島問題適用《日美安保條約》,一旦特朗普也直接承認這一點,中美關係將陷入不可預知的僵局。
在這次訪問中,安倍延續了以往崇尚私交的“溫情”路線,繼對俄的“溫泉外交”、對菲的“家鄉外交”之後,又弄出了個“高爾夫外交”。其實安倍高估了建立私人關係對兩國戰略同盟的影響力,特朗普是個“親兄弟明算賬”的精明商人,更何況日本還只能算是“拜把小弟”。
特朗普“美國優先”的觀點頗有些“先自掃門前雪,幫別人掃雪要收費”的意味。安倍此番“朝貢”急欲進一步加強美日的特殊戰略夥伴關係,將自己的底牌盡數奉上,極有可能被“布好局”的特朗普漫天要價、逼入死角。
作者簡介:
紀曉晶,國際關係學院日語系教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日本語言、文化研究。
亞太日報觀察專欄作者均為國際問題專家及資深新聞從業人員,長期從事國際研究和報導,他們秉承亞太日報原創、獨家、深度、開放、聯動的理念,以獨特的視角評述當今國際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