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从患者粪便中分离出新冠病毒,国家卫健委2020年2月13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回应称,这并不意味着新冠病毒主要传播途径发生变化,消化道包括粪口传播的作用和意义,仍需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据南方+客户端消息,2月13日,广东医科大学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赵金存在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该团队在P3实验室中,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一例重症感染患者粪便样本,分离了活的冠状病毒。
钟南山目前担任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此前深圳卫健委曾发布消息称,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研究者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粪便中检出2019-nCoV核酸(新型冠状病毒)阳性,很有可能提示粪便中有活病毒存在。
钟南山当时表示,目前分离出的核酸只是病毒的序列,并不是病毒,假如真的分离出病毒,就意味着“粪口传播”的可能性会增加,“从初步的了解来看,尿里是没有的,但粪便确实要引起警惕。”
2月13日下午,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在新闻发布会上就研究团队分离出病毒回应称,部分病例早期有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患者粪便标本中核酸检测阳性或分离到病毒,提示感染新冠病毒后,病毒在消化道内也可以增殖。
米锋表示,通过对病例临床表现分析表明,不管患者消化道症状是初发症状还是并发症状,发热、乏力、干咳仍然是最重要的临床表现。“粪便中分离到病毒并不意味着该病主要传播途径发生变化,而是仍以呼吸道和接触传播为主,消化道的传播(包括粪口传播),在全部传播中的作用和意义仍需进一步观察和研究。”米锋说。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处研究员冯录召2月2日在国家卫健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确诊患者的粪便中检测到了新型冠状病毒的现象说明了病毒可以在消化道复制并且存在,但是不是通过粪口传播,或者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形成气溶胶的方式再传播,需要我们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进一步证实这个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