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與運河:一座城市的“雙申遺”範本

text

新華社杭州6月22日電(記者段菁菁

韋慧)22日下午,在多哈舉行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其中,最南端以及浙東運河起點的11處遺產點,串起的是運河流經杭州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與此同時,這座城市的另一項世界文化遺產西湖也迎來申遺成功三週年。杭州,成為中國罕見的“雙申遺城市”之一。

與3年前的西湖申遺不同,在中國大運河申遺過程中,杭州並不是牽頭城市。但杭州運河的綜保工作不僅走在了全國前列,還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杭州模式”。

“10年前,杭州運河綜保工程就確立了三大目標:還河於民、申報世界遺產、打造世界級旅遊產品。”杭州運河集團總經理鄭翰獻說,圍繞著三大目標,杭州提出“保護第一、生態優先、擴展旅遊、以人為本、綜合整治”五大理念。

2006年5月,《京杭大運河保護與申遺杭州宣言》通過,讓大運河申請加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夢想邁出實質性步伐。

有賴於世界文化遺產所帶來的影響力,西湖入遺後的第二個“十一”黃金周,旅遊總收入87.65億元人民幣,並顯示出了巨大的歐美遊客市場潛力。

而圍繞“打造世界級旅遊產品”的目的,運河杭州段開通了以運河為中心的水上旅遊線路。統計顯示,運河水上游接待遊客人數從2003年的6819人次增加到2009年的59093人次,旅遊收入年均增幅約162.06%。

“雙申遺”為杭州帶來良好經濟效益的同時,如何做好開發與保護,成為世界遺產在入選後遇到的最重要課題。

西湖曾面臨開發與保護之間的博弈。為此,杭州市政府承諾,申遺成功後的西湖將堅持“還湖於民”目標不改變、門票不漲價、博物館不收費、土地不出讓、文物不破壞、公共資源不侵佔等“六個不”。

2014年初,西湖關停了景區內30家高檔會所,讓公眾有權利去享受公共資源,實現公共資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最優化。

三年前,西湖的申遺成功,讓西湖保護有了世界標準;三年後,秉承西湖經驗,大運河申遺早已達成共識,文化遺產不應成為被利益驅使的遺產,而要讓文化真正傳承下去。

“申遺不是目的,保護和傳承運河文化,繼續發揮運河在經濟社會全面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是大運河保護和申遺工作的宗旨。”杭州市大運河保護和申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水法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