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再迎中國籍副總裁 張濤將接任朱民

第一財經

text

【亞太日報訊】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朱民是中國和亞洲智慧的代表,也是拉加德的“左膀右臂”;而張濤很快將繼續演繹這一重要角色。

北京時間7月8日晚間,IMF總裁拉加德宣布,建議任命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張濤出任IMF副總裁,自2016年8月22日起生效。

張濤將接任即將於7月25日從IMF離任的副總裁朱民。

按照IMF副總裁任命流程,拉加德須提前兩周通知執行董事會有關任命提議,執行董事會最終只會通過該任命。若此期間執董會無人反對,任命便會生效,無需正式召開會議通過。在提名前,總裁一般都會提前咨詢執董會建議與意見,就人選達成一定共識。由此,張濤成為IMF史上第二位中國籍副總裁一事基本已無懸念。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中國駐IMF前執行董事魏本華表示:“沒有條文明確規定中國一定能占據IMF副總裁席位,總裁在提名上會考慮各個方面的因素,(張濤獲建議任命)可見中國目前在國際上的地位與影響力十分重要。”

從林毅夫、朱民到張濤,都是中國融入與影響全球化的代表。2008~2012年,林毅夫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兼高級副行長;自今年2月29日起,財政部官員楊少林擔任世界銀行首任常務副行長兼首席行政官。來自中國的國際化人才,正在越來越深入地參與國際治理規則的制定,迎接全球面臨的金融挑戰並貢獻中國智慧。

張濤將接任IMF副總裁

有“鐵娘子”之稱的拉加德行事果斷,擅長斡旋,而在IMF管理層中,她也需要金融專家的協助。

在宣布提名張濤時,拉加德表示:“我很高興地建議由張濤出任下一任副總裁。張濤先生具有很強的國際經濟專業知識、公共部門決策能力和嫻熟的外交技能。他也有豐富的國際金融機構工作經歷和卓越的溝通談判技巧,並對基金組織(IMF)的政策和程序有著極其深刻的理解。他曾於2011年至2015年擔任中國駐基金組織執行董事,在基金組織廣為人知,備受尊敬。”

張濤獲得任命建議在情理之中。知情人士稱,IMF了解張濤的簡歷,對張濤的經歷有很好的跟蹤記錄。2011年8月~2014年年底,張濤擔任中國駐IMF執董期間,對IMF的各項工作,包括份額改革和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SDR)等,都有積極貢獻。

從教育背景和工作履歷看,張濤兼具國際多邊和國內央行的豐富經驗。

張濤擁有清華大學電氣工程學士學位和金融學碩士學位、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國際經濟學碩士和博士學位。

1995年至1997年,張濤在世界銀行總部(華盛頓)的政策研究局任經濟學家;1997年到2004年,在亞開行總部擔任高級經濟學家。這一時期,張濤主要從事經濟研究和發展援助工作。

2004年回國後,張濤任職於中國人民銀行,歷任人民銀行研究局副局長、國際司副司長、調查統計司司長、國際司司長兼港澳臺事務辦公室主任;2014年開始擔任人民銀行條法司司長;2016年5月升任副行長。

“張濤非常聰明能幹,英語流利,工作風格務實,是新一代國際型政府官員的代表。他主政過國際司、調統司和條法司的工作,專業和政策水平很高;也在研究局工作過,研究能力紮實。”知情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

在5月任職央行副行長後,張濤已在多個國際金融會議上亮相。

5月27日,張濤在瑞士日內瓦出席了第十八屆國際貨幣和銀行業研究中心大會;6月29~30日,張濤在聖彼得堡出席了俄羅斯央行舉辦的第25屆國際金融業大會。

2008年金融危機後,應對危機和宏觀穩定成為全球首要任務,由於承擔了G20主要經濟金融政策的研究和制定任務,IMF成為當今最為重要的國際經濟金融組織。

當前,包括拉加德和朱民在內,IMF最高管理層共有五位,其他三位分別是剛連任的來自美國的第一副總裁大衛·利普頓、去年2月到任的偏重內部行政管理的卡拉·格拉索(擁有意大利和巴西雙重國籍),以及去年3月到任的日本人古澤滿宏。

IMF迎接全球新挑戰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的判斷,當今全球正面臨“三元風險”——低增長、低生產率、高負債。這三者的組合可能產生的後果不容小覷。全球央行實行量化寬松(QE)多年後,經濟情況似乎越發脆弱、金融市場波動頻頻,這對於以“維護全球金融穩定和經濟穩定為先”的IMF無疑是重大挑戰。

如今張濤擬任IMF副總裁,將要面臨的挑戰絕不亞於朱民。

朱民擔任IMF副總裁伊始,全球金融危機余震不斷,歐債危機愈演愈烈,希臘、葡萄牙、愛爾蘭等國相繼爆發銀行業危機。

朱民任職期間負責97個國家的宏觀督導,需要批審90多個國家每年的宏觀報告。他所主管的重點區域和國家,包括美國、印度、澳大利亞等大國,以及拉美的秘魯、中東的埃及和眾多的北歐及中亞國家。

在全球金融聯動性與復雜性不斷加劇的大背景下,張濤一旦接任IMF副總裁一職,其工作的挑戰可想而知。

除了新興市場溢出效應明顯上升,在波詭雲譎的金融市場,扔進任何一顆石頭都可能掀起風浪。如6月發生的英國脫歐公投事件,給全球經濟、金融格局帶來了長期不確定性。

此外,如何落實二十國集團(G20)的各項決議?在人民幣進入SDR後,如何進一步擴大SDR的國際使用?如何推開新一輪份額改革,賦予新興市場更多話語權?這一系列問題也都直接與新一任副總裁相關。

今年9月,中國將主辦G20領導人杭州峰會,這也堪稱危機後最重要的一次G20峰會,其使命從緊急危機應對轉為促進全球增長、推動結構性改革,要啃下這根“硬骨頭”,絲毫不比應對2008年金融危機來得容易。

由於G20並沒有常設秘書處和工作人員,其達成的許多決定和共識仍需要通過有關國際組織推行和落實。

朱民今年表示:“IMF支持中國主辦G20,IMF也始終扮演G20技術秘書的角色,提供背景材料、做宏觀政策支持,我們也正積極參與中國主辦G20的工作。”

緊接G20峰會之後,人民幣將於10月1日正式進入IMF的SDR貨幣籃子,這也標誌著人民幣朝著國際儲備貨幣再進一步。

去年以來,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一直呼籲要積極擴大SDR的使用,這想必也將是IMF的使命之一。“SDR有助於增強國際貨幣體系的穩定性和韌性。增強SDR的作用是一項長期工作,可以開始采取切實措施,積極擴大SDR的使用,包括使用SDR作為報告貨幣和發展SDR計值的資產市場。”周小川稱。

根據IMF份額和治理改革方案,IMF的總份額將增加一倍;此外,超過6%的份額比重將轉移到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由此,中國將成為僅次於美國和日本的第三大份額國。

目前,IMF正在討論下一輪(即第15次)份額總檢查,其最後截止日期為2017年12月。拉加德去年曾就此表示,“我相信,在第15次份額檢查中,中國將會承擔更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