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高:人民幣貶值屬正常狀況

财新网

text

【亞太日報訊】12月22日,美元兌人民幣穩定在6.22一線,為6個月來的最低水準。11月初以來,人民幣再現貶值壓力。12月8日、9日,人民幣即期匯率連續兩天急跌逾百點,美元兌人民幣一度突破6.20的心理防線,後幾日略有企穩。12月18日,人民幣即期匯率再度跌破6.20。

這是自今年2月至5月那輪貶值後,人民幣第二次出現貶值趨勢。關於匯率急跌,外管局日前表示,人民幣貶值或者升值都是市場決定匯率的正常表現。在市場決定匯率情況下,人民幣在某個時點、某個月份出現一定的貶值狀態是正常的。

對於近期的人民幣走勢,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告訴記者,當前貶值是比較正常的狀況,10月沒有貶值才顯反常。

他表示,最近美元一直處於看漲態勢,前期人民幣對美元雖有波動,但波幅很小,導致人民幣跟隨美元被動升值很多,人民幣有效匯率有就較大幅上行。從過去經驗來看,這種情況下,人民幣對美元通常會呈現貶值壓力,從遠期NDF(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交易)走勢來看,這種貶值預期已有所體現。目前,人民幣無本金交割一年遠期在6.36左右。

國際清算銀行(BIS)最新資料顯示,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指數11月環比上升2.3%至124.43,連續第六個月上升並繼續創歷史新高。在過去的幾個月中,美元指數已從80左右升至88這一近四年來的高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這兩輪人民幣貶值中,央行的行為有所不同。2月那次,人民幣中間價隨著即期匯率的下跌而相應下調,而此次,央行對中間價的調整則與市場力量逆向而行。

對此,徐高認為,2月到5月那輪貶值,顯然是央行為打壓人民幣匯率造成的貶值格局。而從目前中間價穩定的走勢來看,央行希望能傳達出人民幣匯率穩定的信號。如此,中間價與收盤價走勢的背離就可以體現為央行的政策導向和市場力量短期的差異。

一般來說,央行通過兩種途徑控制人民幣匯率:其一,通過設定人民幣中間價;其二,因央行為人民幣即期市場裡最大參與者,交易量最大,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能左右市場收盤價的走勢,即市場價格的走勢。

徐高稱,相信人民幣匯率不會有太大幅度的波動,在全球經濟增長明顯乏力的格局下,還是要通過穩定匯率來穩定出口。如果人民幣對美元大幅貶值,可能會引發新興市場貨幣競爭性貶值,容易導致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這對出口不利。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近日稱,從經濟基本面看,基本面將支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一方面,今年以來,中國貨物貿易還將是一個比較大的順差,但是這幾年服務貿易是逆差,兩者相抵,經常貿易項下總體的順差占GDP將會是較小的比重;另一方面,在資本項下,中國資本市場對全世界從長期看仍具有吸引力。“完全有理由相信,人民幣的匯率可以在合理均衡的水準上保持基本穩定。

在經濟學人智庫中國區經濟學家Tom Rafferty看來,人民幣近期貶值在某種程度是全球市場狀況的反映,目前不只是中國,各大新興市場貨幣都面臨著很大的貶值壓力。比如,印度盧比、巴西雷亞爾、俄羅斯盧布等近期都有很大的跌幅。這種趨勢的大背景,是隨著美元走強,投資者開始將資產轉換成美元資產,繼而對新興市場的貨幣需求有所下降。(財新 丁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