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境线以内,已经不能满足中国吃货了

亚太日报

text

欧洲杯火热进行时,男同学们熬夜看球怎么能少得了开瓶啤酒呢?主队赢球时开怀畅饮,输球时借酒消愁一口闷。

在盛夏的超市促销位置上,啤酒似乎销量还是不错的。

但根据贝恩公司与凯度消费者指数近期发布的《2016中国购物者报告》,啤酒销售较去年下降了3.6%。“超值啤酒”的销售下降得更是相当厉害,是因为总工作人口下降,以及低端制造业岗位被转移到邻近东南亚成本更低的地区。因此,啤酒作为蓝领工人的相关产品,受到了最大的冲击。报告称,总体来看2015年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的销售额增速只有3.5%,为五年来的最低点。

尽管如此,对于报告分析中啤酒销售下滑的原因,财经评论员余丰慧并不认同,“首先可以说,蓝领阶层因为制造业不景气失业率可能是在提高,但是通过这两样消费品是反映不出来的。除了高端啤酒,啤酒产业的前景本来就不太好,再有普通百姓啤酒的消费力也是很强的。这个说法起码有些偏颇。”

而值得留意的是,报告同时指出,啤酒品类却是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日用消费品中增长最多的方面之一。报告分析认为,这是因为外资品牌营销力度较大,以及消费者对本土品牌安全的担忧。其他外资快消品牌增长点包括化妆品、洗发水、护肤品等日用品,也包括其他食品,如方便面、酸奶等。

吃货经济学的性别视角

按美国食品工业协会预测,到2018年,中国将吃掉4800亿元的进口食品,位居全球第一。

其中,零食更是最大功臣。在扫荡光市面常见的零食种类后,进口零食是近年来成为了中国吃货们的新宠。

女生消灭零食的能力有多强我们都懂。所以当看到男生消费进口零食比例不到女生的二分之一时,反正小编是一点都不觉得奇怪了。

根据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发布的《2016进口食品消趋势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女生的购买爆款进口零食的人数超过了男生们的2.5倍。

那是不是进口食品商家们就在男生身上赚不到钱呢?倒也不是。

报告在观察部分进口零食中的王者——爆款休闲食品销售走势后,发现线上爆款休闲食品基本符合产品曲线规律。

CBNData的报告将零食爆款的养成分成了四阶段:

先是产品未被市场充分发觉的初期;

其次是早期,部分敏感客户开始推荐;

后迅速转入爆发期,销售呈指数增长;

最后是成熟期,因为产品品质好和网购规模扩大保持着销量增长,但增速放缓。

曲线大概长这样:

然后呢,在初期、早期阶段,充满对新奇事物求知欲的姑娘们大举杀入;这种时候男生们大概还没有察觉到地球上有这种零食的存在吧。

零食销售达到稳定期时,由于渠道下沉,报告推荐此时营销策略可适当倾向于男性群体。

跨境电商能满足中国吃货的胃吗?

CBNData分析数据指出,移动端与跨境电商驱动进口零食消费增长。而越来越多的自贸区和零关税产地的建立和政策也帮助进口零食建立起价格优势。

从2014年起,一系列跨境电商政策开启了海淘阳光化时代,跨境电商迅猛发展,预计未来3-5年仍将保持高速发展趋势,加速了线上零食行业的发展。在过去四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年增长率在37%左右,创造了近4万亿元的收入,使中国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商市场。然而下线城市的网购消费额占比仍然有限,说明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之声、央广天下财经、品观网、鸣金网、第一财经、凤凰网、食品商务网

图片来源:新浪、VICE、东方网

数据报告来源: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凯度消费者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