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金融学界争辩“财政赤字货币化”

亚太日报

text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强化,这是中国最新的经济政策组合。其中,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如何协调发力?有学者提出“财政赤字货币化”,立即引发热烈讨论、争辩。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赤字率、抗疫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这些对冲疫情影响的积极财政政策核心数据获得全国人大审议批准后,就要付诸实施了。但钱从何来?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近日提出“财政赤字货币化”。核心内容是,中国人民银行在一级市场,以零利率直接购买国债。抗疫特别国债的预算规模可以考虑达到5万亿元人民币,分次发行,由央行零利率直接买入。

  一石激起千层浪,财政、金融学界随即展开热烈辩论。央行原副行长吴晓灵、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等纷纷反对。

  反对者担心,财政赤字货币化会让央行沦为财政的提款机。央行直接印钞偿还债务,最终引发通胀恶果。以往通过各项改革对国有企业、地方政府建立起的约束机制,立即化为乌有,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冲击贻害无穷。

  除了上述隐忧,财政赤字货币化还直接挑战现行法律。为了刺激经济,西方国家的央行直接购买国债,但中国央行不行。《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即,现行法律不准财政赤字货币化。

  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财政、货币都是一家,中国奉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不加区分的调控政策。为此,中国曾付出惨痛的教训。1994年全国零售物价上涨了21.7%。

  反对者相信,传统的政策空间依然充裕,货币政策工具没有失灵,政府债务发行的市场空间依然很大。大量商业银行和居民持有大量现金需要购买国债。国债发行不需要央行直接进入一级市场购买。

  刘尚希认为,疫情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对冲疫情影响,财政政策必须更加积极有为。财政不仅要讲经济效率,还要促进社会公平。疫情之下,受到冲击最大的是中小微企业、个体经营者和低收入阶层。在这样的巨大冲击下,需要向社会公平倾斜。但钱从何来?

  刘尚希说,减税降费不能“永远在路上”,不能不停地减下去,必须考虑财政的承受能力。1-4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同比下降14.5%。其中,税收收入下降16.7%。疫情冲击下,半数以上省份的地方财政收入下降幅度超过10%,同时又有大量刚性支出。只能通过发债弥补。

  刘尚希表示,如果向居民、企业、商业银行大规模发行国债,就会产生挤出效应。政府用的钱多了,市场主体包括银行的可贷资金就相应减少。大规模发债会让未来财政的负担加重,也就是纳税人的负担加重,这可能会改变纳税人现有的消费行为。如果实行“财政赤字适度货币化”,有利于更好地引导市场预期。

  面对反对者,刘尚希坚持,非常时期,财政、金融应紧密结合,形成新组合,即适度的财政赤字货币化。财政赤字货币化也不是“无度”的,必须通过全国人大审查批准才能实施,不是财政部门想怎样就怎样。

(来源: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