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觀察|俄美:在“鬥”與“和”中搖擺

亞太日報

text

2015年12月15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俄总统普京(右)在克里姆林宫会见来访的美国国务卿克里。新華社/衛星社

文|亞太日報特約記者趙嫣

美國國務卿克裏23日至24日訪問俄羅斯。與2014年到2015年上半年間俄美高層交往凍結、經濟往來中斷的狀態相比,美國國務卿克裏一年內三度訪俄,顯示兩國關係正在回暖。

3月23日,美國國務卿克裏(圖)飛抵莫斯科弗努科沃2號機場開始對俄羅斯進行工作訪問。新華社/衛星社

可以看出,即將於年底卸任的奧巴馬和急於突破西方制裁、恢復正常國際交往的普京都在努力創造一種兩國關係的新範式,一種着眼於”務實合作”的外交關係,這一範式也被俄媒稱為“有限的夥伴關係”。

自2014年初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俄美關係跌至低谷,以俄羅斯侵犯烏克蘭領土完整為由,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了多項經濟和金融制裁,並將俄從八國集團中除名,兩國間高層交往完全中斷,媒體一度認為俄美兩國關係已陷入冷戰以來的最低點。

然而,去年以來,尤其是俄開始在敘利亞打擊“伊斯蘭國”極端武裝之後,美俄兩國的協作逐漸增強。從2014年二十國集團(G20)布裏斯班峰會上奧巴馬的冷臉和普京的早退,到去年11月安塔利亞G20峰會期間兩人神秘的“咖啡桌外交”;從奧巴馬稱呼普京為“教室裏坐在後排的孩子”,到數天前他在接受《大西洋月刊》採訪時對普京作出“有禮貌,也很坦率”的評價,再加上克裏一年三度訪俄協調立場,俄美兩國關係轉暖的趨勢隨着兩國交往的恢復逐漸明朗。

2015年11月,在安塔利亞G20峰會期間奧巴馬與普京會面。資料圖片

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和國際關係研究所副所長費德爾·瓦伊達洛夫斯基認為,俄美兩國關係危機的高峰已經過去,兩國關係近年來形成的惰性已開始消失,克裏此次來訪是一個積極信號。

世界問題研究中心俄羅斯問題專家萬成才認為,目前俄美雙方在關係轉暖上既有需要也有意願,俄羅斯今年9月將舉行議會選舉,美國年底將進行總統選舉,雙方均要聚焦國內問題,同時期待一個不過分激烈的外部環境。此外,俄美關係轉暖與俄羅斯在烏克蘭、敘利亞問題上的優勢地位也不無關係,烏克蘭軍隊在士氣和實力上都與俄軍相差甚遠,而與親西方反對派相比,敘利亞政府軍的攻勢逐漸占了上風。

2015年10月,敘利亞政府軍攻佔哈馬的阿特珊村。在俄羅斯空襲的幫助下,敘政府軍在哈馬省攻勢顯著提升。資料圖片

然而轉暖並非俄美關係的全部。在烏克蘭問題、人權、反導等問題上,俄美兩國仍然針鋒相對。奧巴馬本月2日簽署命令,將今年3月6日到期的對俄制裁再延長一年,美方多次表示取消制裁須以俄方執行明斯克協議和歸還克裏米亞為條件。在克裏此訪前,俄外交部在其網站上發佈的一篇聲明中將目前的俄美關係描述為“不平常”,並認為這一現狀是由“華盛頓以烏克蘭危機為藉口採取的一系列對抗行動”所致。

美俄關係隨着局勢發展在“鬥”與“和”間搖擺。

瓦伊達洛夫斯基表示,俄美關係是一架天平,一頭是俄美兩國在一系列問題上的分歧和美國很多官員、專家牢固的反俄立場,這經常導致兩國關係中出現以意識形態為導向,而並非以實用價值為導向的對抗氛圍。天平的另一頭是俄美兩國在敘利亞、伊朗、烏克蘭等問題上進行妥協而帶來的正面效應。兩國關係隨着局勢發展在“鬥”與“和”間搖擺。

萬成才認為,目前俄美關係的轉暖可被稱作戰術性調整,但是俄美矛盾是結構性的,難以從根本上得到解決。目前,俄美間已形成以具體事務為導向的“務實合作”外交關係,如在敘利亞問題、伊核問題上的協調合作。預計美國新總統上臺前,俄美關係會從尖銳對抗向謀求緩和方向發展,這也符合雙方的意願和需要。

責任編輯:朱藝

作者簡介:

作者趙嫣,新華社國際部記者,2013年至2015年常駐莫斯科。

APD觀察專欄作者均為資深新聞從業人員,長期從事國際報道,他們秉承亞太日報原創、獨家、深度、開放、聯動的理念,以獨特的視角評述當今國際大事。